周瑟瑟携诗集《栗山》回故乡胞衣地举行乡邻见面田野朗诵与研讨会

作者:马明宇   2016年07月03日 12:13  中国诗歌网    1928    收藏


活动部分来宾与乡亲们合影

活动部分来宾与乡亲们合影


6月26日,周瑟瑟携其最新出版的截句诗集《栗山》回到故乡胞衣地,岳阳诗人作家李年明、叶菊如,湘籍作家李清明从广州返乡,长沙诗人黄明祥、梦天岚、吴昕孺、肖歌、李不嫁、小七,与故乡作家洪宗甫、李雄飞、蒋娜、刘广等齐聚樟树镇栗山书院,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栗山》与村民见面田野朗诵会”和截句研讨会。诗人吴昕孺说:“诗集回乡,面对父老乡亲举办朗诵活动,这还不多见,村长、村支书与作者的发小、乡邻围坐在一起读诗听诗,场面质朴得令人感动。”


周瑟瑟《栗山》封面平面图片

周瑟瑟《栗山》封面平面图片


《栗山》是“截句诗丛”第一辑十九本中的一本,由蒋一谈主编,北岛推荐,时代出版公司黄山书社6月出版。是由一百首短诗组成的一部献给父亲与故乡的长诗集,周瑟瑟认为,“我写截句,首先要求自己写的是短诗,这部诗集全部是重新原创的短诗,诗集主题集中,情感深度与写作难度并存。”


活动得到了左宗棠文化研究会等机构的支持,先是在栗山书院的院子树丛下进行,湘北阴雨连绵多日,突然天空放晴,太阳出来了,活动移到室内继续进行。左宗棠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品端、秘书长易筱武代表主办单位致辞,王品端说:“这部《栗山》诗集,是传统文化价值与当代诗歌艺术的完美结合,它奉献的是一种真切的故乡情、浓郁的父子情,在世风浮躁的当下,如炎炎夏日的一缕柔风,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本真的清爽。周瑟瑟和历史伟人左宗棠是地地道道的同乡。我们今天所在的栗山村,和左宗棠出生地左家塅、左宗棠的旧居柳庄,处于一个奇妙的‘黄金三角’,这一带山水清奇、人文厚重,在左宗棠身上,仁义忠恕的儒家思想与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一脉相承。虽然周瑟瑟青少年就已离开家乡,但乡学的浸染、家风的熏陶,左宗棠的文化基因已经根植在灵魂深处,左宗棠的精神血脉在他身上流淌。今天的诗集故乡研讨朗诵和乡亲见面会,重乡梓,睦友邻,就已然传承了左宗棠从寒素中做起、不忘根本、返璞归真的人格特质。”


左宗棠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品端致欢迎辞

左宗棠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品端致欢迎辞


村长周建龙说:“欢迎诗人、作家们来到栗山,小地方有诗意,村里人都是真实朴素的人,栗山出《栗山》,我们村很荣幸。”


活动由诗人吴昕孺主持。他说:“周瑟瑟以‘故乡和父亲’为主题集成的截句诗集《栗山》,巧妙地利用了截句的特点,不仅小中现大,平中见奇,而且撒米成珠,串花成锦,用一个个特写镜头和一枚枚吉光片羽,完成了诗人对故乡的抒写,对父亲的怀念。”


诗人们与周瑟瑟的老妈妈在一起

诗人们与周瑟瑟的老妈妈在一起


诗人吴昕孺在主持《栗山》乡邻见面与朗诵研讨会

诗人吴昕孺在主持《栗山》乡邻见面与朗诵研讨会


周瑟瑟年近八旬的老妈妈特意从镇上回到村里参加活动,她说:“我要收藏一本《栗山》,一个人时慢慢读。”周瑟瑟谈了他创作这部诗集时的内心情感状态,并且朗诵了第一辑“父亲的灵魂”的全部作品。长沙诗人李不嫁突然向周瑟瑟的父亲遗像跪下,“周伯伯,我来看您了。”场面深深打动了村民与诗人们。众人纷纷诵读《栗山》,谈《栗山》。


诗人黄明祥说:新诗是放弃中式旧体,以自由的名义与西方的语言制式接轨的结果。截句,是文学碎片化传播趋势中催生的产物,是一定约束下的新诗。或者说,截句是对四行以内诗歌的细分命名,尽管,同样的诗歌被不同的诗人叫做“零件”“点射”“散句”“短句”等。面对新生的截句,周瑟瑟似乎并不在意它的定义,而是小心翼翼地抓住诗歌本质与诗歌结构,与行数限制没有关系。他的截句诗集《栗山》以“献给我的父亲”为意旨,既归属于抒情,又构成总体,既让“每一颗星辰”闪光,还强调“夜空里的星星”彼此依存的关系。他的写作方向历来明确,“截取”有道。


周瑟瑟读《栗山》

周瑟瑟读《栗山》


周瑟瑟向大家讲述《栗山》创作情况

周瑟瑟向大家讲述《栗山》创作情况


诗人李不嫁说:我所理解的截句,貌似诗歌正餐外的点心,但读完截句集《栗山》,此种印象有了改变。正如瑟瑟的书法一样,高古飘逸,收放自如不显凡俗,取势险峻,清正高雅而灵性逼人。写到父亲,笔墨深情而让人生痛;提及故乡,转而明快而使人惆怅,如初中少年暗恋的乡村女教师,使人欲罢不能,难以释怀。正所谓情之所至,金石为开。抚卷长思,我已忘了截句的数种定义,或许作者本人在抒写之际,也已然将概念弃之不顾了。在写到弘一法师的篇章里,我可以窥探到一些儿佛光照耀,清静,返璞归真;无为,心手如一。至此,截句之外形,可自足,可开阖,截句之异趣,须具备大书大写的功底,方能出神而入化,一如当年格律森严之时,仍有杰作《登幽州台歌》。


诗人梦天岚说:周瑟瑟的截句诗集《栗山》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区别于荷尔德林的周瑟瑟式的返乡范式。诗集以“父亲的灵魂”、“怀乡”、“枯寂”、“爱是慈悲”作为通往栗山这一母题的主要路径,虽为截句,少则一两行,多则三四行,却完整地呈现了他心灵的内在图景、情感归属和精神指向。这样的呈现悲中有欣,悲欣交集,诗人周瑟瑟通过对栗山事物的私密化指认,让爱的本质得以彰显。这样的抒写低沉,宽厚,虔诚,具有“跪拜”的仪式感,更能撼动人心。


诗人肖歌说:我能听到那些诗句在我心灵碰撞出的共鸣,感受到这些诗句如溪流般从我灵魂流过时的快意。第一遍阅读,我让时光倒流般从后记读到扉页,并用笔把我过目难忘的诗作打上着重号。第二遍阅读是在雨夜。窗外异乡的雨声作为我阅读的背景。《栗山》的人与事,情与景便在这个雨夜鲜活起来。《栗山》的四辑作品中,怀乡中选入的45首作品是诗集的核心部分。这集的诗作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截句不同凡响、直逼心灵的诗写力量与艺术魅力。“墙上的水墨画已发黄,荷花蜻蜓,适得其所/我能感觉到老年农民夫妇均匀的呼吸/天下的父母都有一副旧面孔”短短三行中,多大的艺术容量!有声有色,有虚有实,有电影艺术技法中的特写。尾句让我会心一笑,怦然心动,头脑中出现的是一个宏阔的画面,被诗人唤醒的是一种别样的情怀。感谢周瑟瑟。让我留下这部诗歌,慢慢读。


诗人莫笑愚说:翻开瑟瑟兄亲笔签名的《栗山》诗集,每一首精短的四行截句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不亚于他的其他诗歌带给我的。我从诗集字里行间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汉字,而是一个诗人的灵魂,在故乡的田野上漫游,带着湖湘赤子的呼吸。这样的文字表现出的浓郁思父情结,又何尝不是一个离乡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我也从诗集的文本中看到了我自己的故乡,湘北一个小村的神秘气息,在我年岁越大离乡越久之时它就越发令人魂牵梦萦。我自认为是一个国际主义者,一个永远的异乡人。在中国打开国门以后,在全球化进程中被裹挟其中。但是,我始终认为,全球化过程中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大融合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的大撞击。文化的融合更需要重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灵魂。蕴藏于博大的文明和文化根系之下的一定是本土的,民族的,带有鲜明地域性的。这种地域性的本民族的诗歌,同时又是开放的,包容的,兼容并蓄的。瑟瑟兄的截句诗集《栗山》正是这样的一种带有鲜明特色的既有当代诗歌开放胸襟又深蕴民族甚至地域特色的诗歌实践和有益尝试。它对我个人而言,其意义远远大于诗歌本身——它让我找到了回家的路。


诗人小七说:读周瑟瑟的《栗山》,我想起了希尼的《人之链》,该诗集收录了很多关于亲情的诗。其中一首是诗人2006年中风时,在救护车送他去医院的路上,妻子坐在他对面,握着他失去知觉的手:“千言万语,一声不响,/我们的视线交织快如激光,从没有过/这样的狂迷之旅,直到那一刻......//但我无法感受/你如何抬起这只手,让它全程/窝在你的手里,笨重如绳结。”周瑟瑟写了一首这样的诗:“父亲临终那一天,他拉着母亲的手上厕所/‘不行了,已经不行了......’父亲说/经过61年婚姻的人就要分离,母亲说‘他紧紧抓着我’/我呆立于父亲的平静与母亲的悲伤之间。”他们不约而同写到爱情,希尼写的自己,瑟瑟写的父母,都写到握手。读之,感人。《栗山》这部诗集深深打动了我,感谢瑟瑟让我参加了他的栗山诗歌朗诵会。


诗人李冈说:作为一本没有目录的诗集,《栗山》如一幅淡雅的水墨,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父亲的思念一同铺展开来,让读者动容,并且能清晰地感受到生於斯长於斯的栗山在诗人的文本写作中几乎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不事铺张的描述中,诗人的思乡情绪渲染到了极致,尤其是一个高大的父亲形象通过文字的追忆,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将这种全新的“截句”体献给父亲,其实是对父亲的一种告慰,他情感的表露不是如诉如泣,但在一字一句貌似轻松实则严谨的陈述中,我们读到了他的泪流满面。


诗人叶菊如说:当大多诗人还在对“截句”持犹疑、观望态度时,周瑟瑟献给天国父亲的截句诗集《栗山》横空出世。《栗山》以“父亲的灵魂、怀乡、枯寂、爱是慈悲”为情感线索,这些保存了他个人情感质地与语言节奏的‘截句’,句句都与他最真实的精神状态、最真实的生活息息相关,包括,苦难或者幸福的心。


诗人李年明说:周瑟瑟先生带着新出版的截句《栗山》一书,回到了他阔别多年的故乡——栗山。我有幸陪着他,一路从岳阳的南湖到麻布山,再到湘阴的栗山,我们走到哪里,幸福的诵诗声就飘扬在哪里。在我的印象中,截句应该就是古体诗中的绝句。而今,由周瑟瑟先生创作的截句《栗山》一书,让我对截句又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这种古老的手法通过现代白话的表达,变成了一种新的创作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这必将成为中国新诗百年来的又一次重大的传承与创新。在《栗山》的字里行间中,让我看到了水一样透明的文字和水一样透明的村庄。诗中记录的情景,很多都是在我身边时常发生的事。诸如“池塘,稻田,山林,石桥……一个孩子要走过/多少路才能到达外婆家?才能吃到黄色米豆腐”等等。我想,生活其实就是诗歌,如此简单。通过《栗山》,让我看到了一个诗人的纯情部分。近三十年来,诗人走南闯北,漂泊不定。在诗中处处流露出他对故园眷恋的游子情怀;也表达了他对家乡无比热爱的赤子情怀;更自然地流淌着他对父母无比虔诚的孝子情怀。周瑟瑟先生就是集游子、赤子、孝子于一身的现实派诗人。周瑟瑟先生是栗山的,《栗山》也同样是栗山的。


作家洪宗甫说:《栗山》是诗人关于父亲、乡土、佛禅三大情结在栗山那个湘北小山村的释放和渲泄,从郁积、放下到重生,情绪恣意奔放、流淌。诗人借助情感的流动,对自我的精神体作了感性审视和理性归纳。栗山的厚积而致喷发,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截句”写作的探索性和标志性的方向指引。


作家李雄飞说:读了周瑟瑟的截句诗集《栗山》仿佛一缕春风,荡起了我久违的涟漪。诗人那种对故土对父亲的真诚情怀打动了我!当我读到“鹧鸪化身为亡父向我扑过来/我终于等到阴阳相拥的时刻”我的心颤抖了,这样好的诗句在当代中国诗坛很久没读到过了。象“窗帘也只是滑过,然后迅速移开,阳光照在/床铺上,棉被半掀开,主人的体温仿佛还在。”更是让我久久不能平息自己的心绪,这样接地气的诗,正是诗歌的本质,他能打动人,能让你同呼吸,诗歌是写给大众看的,而不是只限于几个圈内的“诗人”看的,一个普通民众都能感觉到好的诗,一定是好诗,也一定是有生命力的诗。


现场乡邻见面与朗诵研讨活动结束后,诗人导演黄明祥与他的摄影团队开始了《栗山:父亲的床》的拍摄,这是一部独立的诗电影,栗山清脆的鸟鸣,栗山明暗的光线,栗山墨绿的植物,栗山的旧时光,以及父亲的木床与墓床等等构成了一部大地的影像诗篇。


诗人黄明祥、梦天岚、周瑟瑟在诗电影《栗山:父亲的床》拍摄 现场

诗人黄明祥、梦天岚、周瑟瑟在诗电影《栗山:父亲的床》拍摄 现场


诗人梦天岚与剧务为了拍摄在搬湘北特有旧物件“福桶”

诗人梦天岚与剧务为了拍摄在搬湘北特有旧物件“福桶”


周瑟瑟与故乡的文学发小

周瑟瑟与故乡的文学发小


附录:没有参加栗山朗诵与研讨会的诗人作家关于《栗山》的读后感想


诗人长篙:人性与信义,《栗山》以善河的形式一瓢一瓢地小饮,何止天河弱水,人之性善,皆能畅饮,上房揭瓦,下地叩首,均为诗性之大义,文心相通,识礼为贵,均为绝(截)!


作家邓建华:《栗山》不是长篇大著,但可以肯定的是,己出版了十多部著作的作家周瑟瑟肯定对这本诗集特殊看重。他出生在洞庭湖边。洞庭肯定是大湖,但湖边的栗山根本就不算一座大山,但在诗人的心中,栗山己高过珠穆朗玛,因为那里安放于他的父亲,放牧着家乡注入他生命里的某种着精神和神谕般的启示。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我们的深情唯父亲是最好的观众,没有比父亲更高的山啊。《栗山》里哪是一行行诗,分明是布满痛感的神经;这哪是什么截句,分明就是对日渐消瘦的乡愁的截流。


诗人曾谙安:清洁的写作

丙申夏初,周瑟瑟先生寄来截句诗丛《粟山》,中国新诗走过百年之际,截句这一简洁、直接、非传统性的诗歌文本正在被一部分诗人实践。

阿多尼斯说:你的形式就是你的意义。

周瑟瑟先生这部献给父亲的书,作为读者的我看到的很大一部分是写了怀乡的伤,其中显示了近似流亡者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那种边缘性的自由感以及警觉性是保持其思想活力和张力的源泉。

周先生本人在后记中写出《粟山》中的个体是他诗歌中最重要的审美,而生命体验浸染了他全部的情感认同。因此,粟山,作为作者精神体的存在,为他写作,既是情感自然流露,又是经过了揣摩与平衡的精心之作。

而截句,作为一种新的文本方式,大概应该是诗的萌生之物,“能生之物莫不萌芽”,它克制技巧,寻求默契,在简短的句子里达到了词语的丰富与秩序,周先生在这种形式里写出了最真实的情感状态,完成了精神确立。

《粟山》一书分为四辑:父亲的灵魂,怀乡,枯寂,爱是慈悲。文字所达,有隐忍有奔放,他写父亲出殡“暴雨过后,天空放晴/我们抬着父亲的灵柩/行进在稻田、水塘间/人世清澈,安详如斯”,伤痛如暴雨,如今只剩在世的安详,纯直观的透明的语言,自有它自己的节奏、声音和沉默。

他写枯寂的敞开“土砖房子,黄泥涂抹/佛龛下,我长睡不起”,诗是空闲的,它等待着,什么也不寻找。一念不起谓之坐,此处该有禅的静观之意。空白地带,也许只有宗教能打通隔绝。

他也写纷呈的青春,洪荒的情爱“爱人的鼻息是一对温柔的战马/被黑夜吞噬的人浮出花被子/大汗淋漓的马头在黎明时分左右闪动”,尘俗之欲,也是生活的一种泅渡。

全书词语洁净,原始的洁净有种合乎中道的力量,每一辑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情感线索,它们各自成立,又互相融汇。古诗词的山水里暴露的是穷人的伤口和童年的惊恐,青春还未详尽,转瞬已是暴力与孤独的中年,酒局散尽才体悟到悲欣交集,李叔同的爱人能不能懂得“爱是慈悲”?“他做过的事,我都想知道”周先生如是说。

生存的意义在于使自身成为作品,因而每个人都是自身的诗人和批评家。于是,诗人们更准确地照看词语,更注重词语的映照与搭配。清洁的截句写作意在单纯与澄澈,也可以灵巧与神秘,词语以背影现身,背负起生命的沉重。

粟山,是祖先的山,故乡的山,一年前离世的父亲和安静温良的老年农民,是故乡的人。周先生对故乡和故人的情感体验确立了一部分中国传统的精神价值,然而又有荷尔德林般的西式诗意与良善:

  “人充满劳绩”,爱人才是你真正的故乡

  父母要先与我们离世

  留下我们相依为命,把彼此视为故乡


诗人沈宏:生命的风,从栗山吹来

拜读周瑟瑟的诗集《栗山》之后,让我的心灵为之震憾。这是一部情感喷发的诗集,诗人通过“截句”这一碎片式的诗行,看似随性“形散”,实质“神不散”。那“神”就是“生命的呼唤”和“情感的悲悯”。这在“父亲的灵魂”这一辑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飞机还在湖南境内的天空飞行/我孤向一人回北京,机窗外白云的形状/像我的亡父,沉默而轻盈,紧紧地跟随我/——那片刻,我成了一个悲欣交集的人”。诗人开篇以这样的方式开启,注定是一次泪流满面的心路历程。

怀念故乡,是游子内心永远的乡愁。诗人当然毫不例外,他动用“还乡”、“枯寂”、“爱是慈悲”三条情感线索,把故乡的遗事用“截句”把它们掇起。故乡栗山,即使在遥远的湘北,也不时地耸立在诗人的眼前:“……没有人砍柴的栗山已经荒废,惟有树坚持生长/没有后人祭奠的坟已经坍塌,留下孤坟在冒烟”。

生命的风,从栗山吹来。让我,与诗人有着相似经历的人——感同身受。


作家杜华:上次周老师回来时,与我们文学爱好者欢聚一堂,与我们聊文学,聊诗歌,聊乡村的趣事。周老师为人谦和,风趣幽默,他说:“为家乡写作,心安理得”。今读周老师新著《栗山》,震撼之余,着实倾佩周老师诗歌语言的锻造与驾驭能力,不愧为大家之作。一行,两行,三四行,一辑,二辑,三辑。诗人宁静,安详的故乡如画卷展开:池塘,稻田,山林,石桥,茶园,云雀,父亲的躺椅,蹲在池塘边的黑鸭……我深感自己诗歌修养不够,无法准确地表现截句之美,无法直抒读《栗山》之后内心汹涌澎湃地感动,我长久地停留在周老师语境中的某一个霎那,不忍离去,诗人对父亲的“爱”,是那么的隐忍而深刻:“雷鸣送来死去的父亲,他的喉结上下滑动,他饿了,我们一起吃闪电,吃风中煮沸的麻雀”昔日的父亲强大,具体,光阴渐逝,父亲日复一日地衰弱,衰弱……直至消亡……父亲的恩情还在胸腔激荡,诗人的悲哀却永远地留在了彼岸,诗人又岂能追随父亲而去?“异乡雪夜,我梦见自己剃发为僧,走在从长沙到樟树镇的河边,我的眼泪忍不住滑落到僧袍上,我隐隐约约听见母亲在哭泣:‘你随你父亲去了,把我遗弃在尘世……’”母亲的那一声饱含着多少的哀伤与悲凉。然而,诗人却又是那么的浪漫,那么的顽皮,故乡就像他深深依恋的情人,“欢迎来栗山散步,看鸟在空中亲嘴,看我的眼神像情人”……诗人用浓浓的乡愁与对父亲的追思编织成一张“情”网,网住了手捧《栗山》的人,此刻我的心情正如诗人后记中写的:截句,让我经历了一番愉快的折磨。赞叹!


作家何发涛:由诗入禅

在京都静寂安详的屋子里,一袭白衫的他挥笔抒写着心中的块垒,曾经因追求盎然的诗意而煎熬。而今在历经了父亲的故去之后,却变得更加清醒和澄明。虽然他向往弘一法师那样进入天心月圆、花枝春满的境界。但是故乡的情结,父亲生活的点滴,以及童年那些清贫而富于生趣的生活,却让他难以忘怀。也许这本诗集是在为诗入禅作一个情感的了断。

截句无标题,仅三四行,在三四行简短的抒情叙事中要瞬间绽放出诗歌的张力和灵性的火光,既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创新。读《栗山》诗集,始终让人入怀的是那对故土的一片深情和满腔热血。在“父亲的灵魂”这一辑里,我读出了诗人心中的悲悯与豁达。坐在飞机回京途中,感觉父亲象那轻盈的白云跟着我,那片刻悲欣交集。在京都的日子,怀念栗山,怀念父亲生前生活的点滴,总是思绪万千,生活中时常有父亲的影子出现,那是父亲不散的灵魂。但最后的诗人之悟,余音绕梁:“‘人充满劳绩’,爱人才是你真正的故乡/父母要先于我们离世/留下我们相依为命,把彼此视为故乡。”在“怀乡”这一辑里抒写的诗人难忘的清贫而有趣味的童年时光,以及故乡的风物人情。许多篇章读来是诗,其实确是一幅幅难得的乡村风情画,从画中走来的是质朴的乡邻,他们与故土相依,那是另一种值得敬佩的坚守。第三辑“枯寂”,抒写的是诗人的超越和解脱。人生自古难脱贪、嗔、痴。于是終日营营,难以自安。诗人的经历亦是跌宕起伏的人生,孤身北漂,揣着满腔热情走入文学的殿堂,而且大有作成。但历经父亲的故去之后,才发现八大山人和多才多艺的弘一大师为何要抛却红尘,遁入空门。于是诗人也想:“杭州旧时约有二千余所寺庙/我想总该有一所属于我。”第四辑“爱是慈悲”,写的是诗人对弘一大师的解读和敬仰。无悲无喜,甘于枯寂,但舍小爱而专注于对众生的爱,那是大爱。大爱是什么?爱是慈悲。爱一切生命,渡普罗大众,让迷途的众生重新找到心中的灵光。我们来自于未知,也必将永久离去,这人间仅仅是一个驿站,又何必苦苦地追求那些虚幻的功名利禄,并时时算计着众人。由诗入禅的诗人也走入了化境。“母亲电话里告诉我故乡又有一人自尽/我与母亲约定同时念往生咒/中国一南一北,母子二人为他超渡/我亲爱的乡邻,别再折磨我母亲慈悲的心。”我不知这样解读《栗山》这部诗集是否切中主题,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为诗人悲为诗人喜,为诗人在悲欣交集中走入了禅的世界而欣慰。

            

OZOSOFT

责任编辑:孤城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2.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3.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4.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音律正声翻转《金谷子赋》正义
  6.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镇江站)成功举办
  7. 丁香诗会·全球华语诗歌征集启事
  8. 《腾飞协奏曲——新时代工业诗选》出版
  9.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10.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1. 著名诗人谷川俊太郎去世,享年92岁 | 诗歌选
  2.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诗意天下 和而不同”,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即将隆重开幕
  5.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肖水:回去要读你们的诗
  8. “2024中国文学盛典·骏马奖之夜”在广西南宁举行
  9. 《人民日报》:让文学骏马奔腾于时代原野
  10. 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