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的是女人思慕女人。——赵缺
赵缺,字无咎。当代著名诗人,新国风倡导者。1977年6月1日出生于上海。现居北京,任燕堂诗社学术总监。著有儒学专著《孝经正译》《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及个人诗集《无咎诗三百》。
雨露均沾草木春,九州谁不是儿臣?周宫窈窕今何在,淑女千秋只一人。(《七绝·太姒》——摘自《无咎诗三百》旧稿。)
《周南·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时至今日,不少读者都会念错、解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读音、含义。他们会将“君子好(hǎo)逑”读作“君子好(hào)逑”,并将“窈窕”二字译作“苗条”。
“逑”通“仇”,是一个名词,原义为“怨偶”,汉初大儒毛亨将“逑”字解释成“配偶”。“好逑”即“好的怨偶”或“好的配偶”。作为形容词,“好”字只应读作上声“hǎo”。至于“窈窕”二字,都是以“穴”表形的形声字,原指(房屋)幽深。引申为“文静、端庄”之义。所谓“窈窕淑女”其实类似于后世所说的“深闺佳人”“大家闺秀”。当代“国学大师”余冠英教授将“窈窕淑女”译为“好姑娘苗苗条条”,这显然是在误人子弟。然而,余教授的译诗已被中学语文教科书采用……
语文书上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写的是君子思慕淑女。
今人多半觉得:《关雎》描述了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细读《关雎》全诗,便能发现这种观点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古人通常比较谦卑,在追求女子的时候应该不会自称“君子” (有威者君,有德者子。“君子”即有威有德之人。《左传正义》曰:“君子者,言其可以居上位,子下民,有德之美称也”)。若是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成“那文静端庄、善良清秀的姑娘,是我这仪表堂堂、品德高尚者的好对象”,那无疑是一种笑话。某些学者说,《关雎》是旁人代君子所作,但下文提到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却又是自叙口吻。那时,尊重君子的“旁人”不太可能说君子“极其好色”,日夜想着淑女,乃致忧虑失眠。否则,《关雎》就变成批判君子的讽刺诗了。
古代最重要的两本诗学专著《毛诗正义》(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诗集传》(朱熹撰)都不曾说《关雎》的作者(或作者代言的人)便是诗中的“君子”,更不曾说《关雎》是在“歌唱君子与淑女的爱情”。那么,古人到底是怎么理解《关雎》的呢?
古人说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的是女人思慕女人。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下旨废除皇后郭氏,他加给郭氏的主要罪名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
“吕”指汉高帝刘邦的皇后吕雉,“霍”指汉宣帝刘询的皇后霍成君。吕雉、霍成君都以善妒闻名。“行事风格近似于吕雉、霍成君”的郭氏,自然不配继续掌管后宫、母仪天下。“既无关雎之德”与“而有吕霍之风”意思相似,都是指责郭氏心胸狭隘、妒忌妃嫔。
也就是说:“关雎之德”是指妇女心无妒意,能容忍乃至能帮助丈夫寻求庶妻。
《毛诗正义》以为:《关雎》一诗旨在赞美周文王的后妃(主要应指文王正妻太姒)毫无妒念,一心帮着文王访求淑女。假如找不到合格的女子,她便愁虑无眠,一旦有了适当的人选,她便以“琴瑟”、“钟鼓”取悦对方,希望能与新来的“姐妹”和谐相处、共侍夫君。
古人解读《诗经》,往往都能自圆其说,但有时也不免牵强。譬如,将“好逑”的“逑”字注释成“配偶”,便缺乏充足的理据。
《左传》有云:“嘉耦曰妃,怨偶曰仇”。“逑”通“仇”。《左传》属于古文经学,成书年代与《诗经》相近。《左传》的作者左丘明并不认为“逑”字亦能泛指“配偶”。毛亨之所以会将“逑”字训作“配偶”,只是由于他不能合理解释“好逑”(好的怨偶)这一词语罢了。
既然“逑”字专指“怨偶”,我们就不该迷信先儒、盲从旧说。
《公羊传解诂》曰:“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朱熹也相信:“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於里巷歌谣之作。”《诗经·国风》是周代(含商末)民歌,其作者多是中下层士民,《国风·周南》也不应例外。假如《周南·关雎》的作者也是平民百姓,从他的口中念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君子”是贵族),又会带有怎样的意味呢?
赵缺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贫苦青年的哀叹。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周南·汉广》
《汉广》与《关雎》一样,出自《国风·周南》。《汉广》中的男主人公爱上了一位出游的女子,却因受到大周礼仪的约束,不敢前去追求。在仔细研读《诗经》之后,我发现《关雎》的主题与《汉广》或许相差不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鸠”又名“王雎”(今人称之为鱼鹰),是高贵的鸟儿。主人公能听见王雎的叫声,能看见王雎的身影,却无法靠近王雎。作者以此起兴,正是暗示着自身与“淑女”之间的遥远距离。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唉!我深爱的大家闺秀!虽然——你不爱贵人,虽然——你哀怨忧愁,但你只能——充当贵人的佳偶!”作者自知不配与淑女结成夫妻,也知道淑女不得不嫁君子,于是,他发出了一声哀叹。“好逑”二字,也终于得到了合乎情理的解释(指淑女与君子并无爱情,却只得怀着怨气,去做君子的“佳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荇菜长短不齐、男子贵贱不一。”作者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兴女家面向不同的家族,为淑女寻找夫婿,并抒发了自己“求之不得”的忧闷痛苦。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唉!像你这样的姑娘,的确应该聆听雅乐、安心享受。你迟早都会心甘情愿,成为那贵人真正的佳偶。”最后,作者想象着君子与淑女的婚后生活,并“学会了认命”。
通过以上解析,我大致断定:《关雎》是一首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情诗。其作者不是君子,而是苦恋淑女的贫苦青年。
上古时代,底层百姓爱上淑女,还是有机会与淑女结合的,直到商末周初,等级制度才日益森严。《汉广》比《关雎》出现得稍晚一些,《关雎》中的主人公求淑女而不得。《汉广》中的主人公更是连求婚、求爱的勇气都没有了。从《关雎》的“求之不得”到《汉广》的“不可求思”,可以看出:当时周礼正不断扩大影响、逐渐深入人心。
附录:《关雎》全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视线栏目主持:宫池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