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灵魂的一次漫游——谈吴正先生《东上海的前世今生》

作者:李兆忠   2016年05月09日 10:34  中国作家网    645    收藏


跟吴正认识是2008年在他的作品研讨会上,那时候大家对吴先生的一些东西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在他沉积了几年之后,他又拿出这本书稿,我读过后就感觉到非常惊异,觉得他的这个作品是一个另类,对它做归类,确实是很难的,他说这是个“虚构非虚构”,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悖论,什么叫“虚构非虚构”?从逻辑上说似乎是玩弄概念,但它的的确确是纪实的,还插进去那么多照片,他所叙述的事情件件都是真的,起码他自己以为是真的,都是言之有据的,不是自己想象的,不是自己臆造出来的。但读完以后,就觉得它跟一般的纪实文学、一般的报告文学不是一回事,他里头有一种高妙的思绪,像主心骨一样把整个作品串起来了,这本书跟他以前的书不一样。以前的书虽然没有全读,但我读过一些,比如说《长夜半生》《立交人生》,后来又读他的《后窗》,《后窗》里面收了他6个中篇。我觉得他的作品非常讲究技巧,非常讲究结构,里面有很多机关。但这本书没有技巧,一段一段写下来,它不是意识流,意识流是云山雾罩的,跳跃式的,一会到国外了,一会又回来了,但他的这本书很清晰。我说他这本书无技巧,其实大作家就是从有技巧到无技巧,再从无技巧到有技巧,再到无技巧,经过好多次的轮回,最后成为一个超一流的大师。从这部书开始,我觉得他就是对无技巧的一种追求,这是三部曲里的第一部,单单看这一部,里面有很多玄妙的东西还不能完全看清楚。还有一点,如果不看他前面的那些作品以及《后窗》里面的其他作品,读这部作品可能会有一些障碍,其中有些比较微妙的东西可能我们感觉不到,因为前面的作品是虚构的,虚构可以作为非虚构的一个注释,但是没有读过的人就觉得你在里面插一段以前的东西干什么,你想把篇幅拉长一点?不是这么回事。无技巧的技巧,其实是一种更高的技巧,虽然不能恭维说他已经达到这么一种境界了,但他已经开始往这个方面去努力了。在67岁的时候,他敢于做这样新的尝试,能够从原来的写作套路中出来,摈弃那些华彩,摒弃那种玄妙的东西,做这样的写作,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非常憧憬他后面的两部出来。


吴正先生的这本书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可以说是他灵魂的一次漫游。是纪实的,但是最后是灵魂在左右他的作品,他写的一种记忆,当然所有的作家都在写记忆,但记忆对不同的作家来说都有不同的意义。我认为对吴正来说,记忆具有一种美学本体的意义。我们要了解吴正,不能不了解他的这个特点,他一天到晚都沉醉在他的记忆里,他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家,他跟其他的作家不一样之处,就是他从来不受现在文坛对他的影响,他也不受资本的影响,倒不是已经有了相当的经济积累,他不需要。现在我们老讲文化资本怎么样了,文化产业怎么样了,不受这个影响的人是很少的,这种现象比比皆是,这是很忧虑的事情,搞下去可能釜底抽薪,把整个中国文学艺术给抽空了,能够不受影响的作家不是没有,而是很少,吴正就是这样一个作家。他在香港生活了三十七八年,在那里做琴行老板,有两套系统,一套做琴行生意,一套是把琴行关起来写作,这两种系统互不干扰。他不会为谋生来写作,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佛界易入,魔戒难禁,修佛大家都可以去修,真正进入魔道的人能保留他的这种完整性,不受诱惑,这一点可能是他最厉害的地方,如果目前他保留这种写作状态,把最后的两部写出来,将会是了不起的作品。


还有一条,他写作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写作进行自疗。他有较重的抑郁症,他通过写作进行自我治疗,写作是他的一种生命需求。这本书的核心部分就是佛教的东西,这种端倪在他前面的书中就有了,但不像这本书中这么明显,他把佛教当做一种理念。他在后面有三篇创作手记,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构成了他这三部曲作品的灵魂。他已经提前把这种东西亮出来了,这个核心就是宗教。中国新文学已经100多年了,一直没有出现震撼全世界的文学作品,我觉得我们中国作家缺少这样一种坚定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什么?就是宗教情怀,犹如高僧取经一样,有这样的一种精神,伟大的作品才能产生出来。而吴正恰恰是有这种宗教情怀,他是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写作的,你看他笑眯眯的,其实你很难进入到他,他是一个强大的封闭体,他内部有完整的自我循环系统,他不需要外界的东西干扰,他吸收知识的来源是很宽阔的,他认为人生如梦,人生如戏,人生如舟,上了岸舟就可以不要了,人生无常,无常当中有常,这就是做人的这一个底线。文学除了自我安慰,还有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对整个宇宙众生的关怀,这是他这部作品的整个内涵。


最后一点,是他的作品的写生跟写意性。写生我是套用美术上的一个词,他在作品里面事无巨细地描写溧阳路687号,从一楼写到三楼,从大门写到大厅,就像巴尔扎克描写葛朗台,用语言静态化的描写,人物反而写得相对较少,景物是浓墨重彩,人物是剪影式的,我觉得在人物的描写上应该稍强化一下。另外一点,吴正是多重人格结构,他在作品中和另外一个我,至少有三种“我”之间在对话,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


丰子恺当年把人生归纳为三种境界:一种是世俗境界,一种是艺术境界,一种是宗教境界。那么,我认为吴正目前界于艺术和宗教之间,未来他何去何从,我认为他会可能越来越向着宗教方面。

责任编辑:马大山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诗意天下 和而不同”,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即将隆重开幕
  2. 每日好诗第45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第44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4. 第一届“百年保定”诗歌文化节在雄安举行,雷平阳等7位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参加
  5. “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镇江站)成功举办
  6. 每日好诗第45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8.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9. 吕进:关于《新诗的创作与鉴赏》的回忆碎片
  10. 遂宁国际诗歌周暨《诗刊》2018年度陈子昂诗歌奖颁奖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1. 苗霞|诗性智慧:斗折蛇行在有限与无限间——李长瑜近期诗歌论
  2. “苏东坡在无锡有个家”同题诗创作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5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炸药箱上写诗获赞“当代版《活着》”,陈年喜的“炸裂人生”
  6. 每日好诗第45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星星·诗歌原创》投稿攻略|2025年征订
  8. 第44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0. 我们时代的诗生活 | 诗刊·诗词世界双十一直播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