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我那个不长“谢”字的小山村……

作者: 2016年02月17日08:40 浏览:10688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题记:
——故乡,茂盛着一丛又一丛/感恩和牵挂,却容不得一个“谢”字/在自己的口头上/开花……

前年春节,回村
碰到村子东头,正在
为坐月子的儿媳妇熬粥的王婶
当一碗滚烫的红枣米粥
赶走了我浑身的寒意,我将
像一碗米粥里的小米一样多的“谢”字
全都咽在了肚里
 
去年春节,回村
路过正在剥花生的李叔的家门
几大捧的花生仁,顷刻间
就塞满了我的衣兜,填满了我的嘴
嚼着香甜的花生仁,我把“谢”字
一颗一颗地嚼碎
咽进了肚里
 
今年春节,回乡的车票,就攥在手心
我将每天都要穿着的西装
以及这个“谢”字,全都叠放整齐
放进城市的衣厨里。
披一件乡音的棉衣,出发,回那个
生我养我,却从不让“谢”字
在口头上开花的
小山村……
                                2016年01月21日



推荐语:


       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乡小山村及村里乡亲的一种感激、感恩之情。这类主题的诗作委实太多了,不容易出新,而作者在这里着眼于一个“谢”字(一个几年来始终没有说出口,今后恐怕仍然难以说出口的“谢”字),便使此诗显出了自己的难能可贵的角度和亮点。
       诗人把时间点聚焦在中国人十分看重的“春节”时段,并设计了“前年春节”、“去年春节”、“今年春节”的三段式结构。这是对经年累月的概括,也是感情随时间变化而愈益深化的递进式表达。
        与此相应,作者选取了三个富有说明性的场景和情境:前年是王婶的红枣粥,去年是李叔的花生仁,今年是“我”的“披一件乡音的棉衣”,这样便使作品感性十足,能够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如果要说美中不足,我觉得在叙述顺序上应按照先轻后重的原则,先说李叔的花生仁,再说王婶的红枣粥,因为王婶的红枣粥毕竟是为“坐月子的儿媳妇”准备的,感情上显然更重一些。
       总之,此诗淳朴自然,脉络清晰,颇具匠心地表达了一种看似悖理实则合乎逻辑的情感状态,值得肯定。
(特邀点评人:杨墅)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