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若尔盖草原,所有鲜花未有名字”、“河给我一双移动的眼睛/屹立不动的故乡河岸与群马”,……18日晚,在成都三圣花乡一个荷塘边,一群诗人逐一朗诵,来自一个诗人的诗作,用声音共同营造一个诗歌的良夜。在这场名为“诗阙”——阿来之高原抒情的诗歌活动上,梁平、龚学敏、何春、向以鲜、熊莺、牛放等成都20多名诗人逐一上台,在充满高原气息的音乐当中,朗诵了《 大地》、《一匹红马》《这时是夜》《马的名字》《草》《天鹅》《然后》《群马》《群山,或者关于我自己的颂辞》《河风吹来寂寞的大门》《三十周岁的时候》等20多首阿来的诗歌。这些诗歌都是阿来在20、30岁时期创作的诗歌。语言的新奇,意象的缤纷,以及诗句中散发出得浓郁的高原气质和青春气息,让在场的诗人和听众们深深陶醉。
熟悉阿来作品的读者不难发现,在阿来的小说作品中,依然可以看出诗歌的气质。以至于评论家公认为,阿来”首先是一个诗人,其实才是小说家。”因而,对阿来诗歌的再认识,其实也是对阿来小说的更深层洞悉。对于写诗歌与写小说的关系,阿来自己是这么说的,“我一直把写诗当成是我的一个精神秘密。事实上我也成功隐藏了20多年。只是在偶然的机会被发现。今天我听完大家对我诗歌的朗诵,我也挺有感触的。这也是我对自己诗歌的一次回顾,总体来说,我对当年自己写的诗歌,是满意的。”阿来还深有感触地说,“我从自己的诗歌,也看到20多岁时的自己,跟今天的年轻人一样,迷茫而孤独。”对于自己青春时代的诗歌写作,阿来更是作了深刻的自我剖析,“20多岁到30多岁,写诗的那段时间,对我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在那段时间,我确定了自己的写作美学方向。而且诗歌教会我两件事:首先,要仔细观察这个世界上,与我们一起共存的事物,学会欣赏他们,尊重他们,融入他们,最后表达他们。第二,学会内心自省。观察世界,最终还是观察我们自己。”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