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经熟悉的诗句在全新的语境里被重新拼贴,让人如饮甘饴,同时也打开了个体关于生活、关于生命深入思考的闸门。
如今,还有人愿意在诗歌上下工夫,单凭这份勇气和执著就值得钦佩。什么是诗?诗是最华丽的语言、最抽象的意境和最私密的自我表达,能把诗写好的人,情感一定是饱满的,内心一定是丰富的。诗歌这门古老又经典的艺术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迎来爆发式的普遍传播之后,却随着国门骤开,多元艺术形式的潮起迅速填补了人们的好奇,而就此一蹶不振。
在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里,诗人是一个神秘的身份,诗歌是受人尊重的。可如今,诗人基本和半疯画上了等号,关于诗歌的谈论不但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不严肃。放眼望去,网络上梨花体、乌青体肆虐泛滥,诗歌在大众挤压和自我消解中一步步走向破罐破摔。拿什么拯救诗歌?这是一个宏大命题,与其板起面孔去讨论和批判,倒不如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诗歌剧场可以说是悄悄地迈出了惊艳的一小步。
本月在北京朝阳9剧场演出的《以梦为马》诞生于这样的背景底下。
首先,它把抽象的诗和具象的剧场做了有机的捏合。最近有一个特别火的网络栏目叫“为你读诗”,其实在形式上不过是配乐诗朗诵的变体——把经典的诗句读出来再配上宛转悠扬的轻音乐——于是读诗变成了听诗,一下子唤醒了在人们心中沉睡已久的对诗歌的渴盼。剧场对诗歌的介入可以说是变革性的,剧场有着属于自我的典型特质,在读诗听诗的基础上增加了看诗的可能,整场演出将局促的物理空间最大程度地打开,放量到诗歌无与伦比的意境里,这对于观众无疑是一场全新的体验。
其次,它重新唤起了差一点变得一钱不值却永远不会灭失的理想主义。人们不是不需要诗歌,只不过经典诗歌所咏叹的情怀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正在加速边缘化,寻找、发掘,或者说挽救,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演出以诗人的成长作为线索,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诗人犹疑、踯躅,直到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大光明碰撞在一起,方才生发出最让人感动的力量。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部关于诗歌本身的心灵史呢?那些曾经熟悉的诗句在全新的语境里被重新拼贴,让人如饮甘饴,同时也打开了个体关于生活、关于生命深入思考的闸门。那一刻,坐在剧场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进行一场与自我的激烈对话。
它在形式上的锐意创新也赋予了诗歌新的可能。舞台上的画家和舞者是诗歌的美学趣味的全新展示,他们配合着灯光的倏明倏暗,为个体融入诗歌做足了情绪上的铺垫。老实说,此次形式创新最为冒险的尝试就是给读诗的人分配了具备性格指征的角色。因为这样一来,如果搞得太死板就又变回了诗朗诵,搞得太活跃则会由于偏重故事性从而降低了诗歌的品格。然而几位演员精准投入的演绎让这种担心成了多余。他们时而奔放,时而内敛,时而涌起骄傲,时而又陷入卑微,将个体对诗歌、对自然、对生命的感情由浅入深地逐层释放出来。更可贵的是,整场演出并未抛弃观众,陷入孤芳自赏,在尽情释放情感的同时不忘邀请观众一起读诗,每一个在场者都成为与诗歌有关的人。
《以梦为马》是关于诗歌的,这场演出的总导演屈轶女士给它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叫做“音画诗”,这听起来有点拗口却十分贴切,耐人寻味。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