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位于曲江池西北,始建于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58年),是唐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其母所建,故称“慈恩”。慈恩寺内有玄奘法师所建的大雁塔,不仅保留了大量的佛教经典,还是一方登临胜地,是曲江重要的景观之一。早在唐中宗神龙年间,在大雁塔题名留诗就已蔚然成风。凡新科进士及第,首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园游宴,之后就要登临大雁塔,并在塔壁上题诗留念,并将雁塔题名视作莫大的荣誉。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曾登临大雁塔,并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名篇。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诗人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等七位诗人,登临大雁塔赋诗。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这五人各作一诗,除薛据所作的诗失传外,其余四首都保存了下来。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储光羲
金祠起真宇,直上青云垂。
地静我亦闲,登之秋清时。
苍芜宜春苑,片碧昆明池。
谁道天汉高,逍遥方在兹 。
虚形宾太极,携手行翠微。
雷雨傍杳冥,鬼神中躨跜。
灵变在倏忽,莫能穷天涯。
冠上阊阖开,履下鸿雁飞。
宫室低逦迤,群山小参差。
俯仰宇宙空,庶随了义归。
崱屴非大厦,久居亦以危。
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
高适
香界泯群有,浮图岂诸相。
登临骇孤高,披拂欣大壮。
言是羽翼生,迥出虚空上。
顿疑身世别,乃觉形神王。
宫阙皆户前,山河尽檐向。
秋风昨夜至,秦塞多清旷。
千里何苍苍,五陵郁相望。
盛时惭阮步,末宦知周防。
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由于各人生活经历不同,这四首诗的内容和意境也有明显的差别。高适、储光羲是盛唐时期年辈较长的诗人,作品更多地体现出雅致平和的诗风,而杜甫的诗则以隐喻的方式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历代学者对岑参所作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推崇备至。诗云: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硷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自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呼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腾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岑参当年38岁,在这五人中最为年轻,常年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雄浑豪放,在这首诗里,作者主要着眼于登高望远时的奇幻景观与奇特感受,风格清丽俊逸,意境新奇,在艺术上取得很高的成就。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