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
大千世界细颗粒!
使我百花香失味,
万家珠帘卷不起;
使我孩童百日咳,
美人口罩恐露齿。
青天雾霾来几时?
试叩《邶风》一问之。
古雾今雾皆如此,
今霾古霾两不似。
高炉尾气冲天起,
压城欲摧首善市。
长安古道人疾行,
五环内外车缓驶。
才出堵城茫茫中,
又入毒城茫茫里。
古来青天白日抬头见,
公卿出入今不喜。
古来清风朗月不用买,
空气罐头今奢侈。
呜呼!
剿霾升级大国策,
治霾问计于高士。
但闻羽檄三春下,
岂见阴翳九秋止?
不信围歼霾不死,
攻之不克邦之耻。
会当京华澄清日,
笑谈霾事俱往矣!
简注:霾字之于诗歌,始见于《诗经·邶风》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推荐语:
有关部门在一周之内,连续发布北京雾霾黄色预警、红色预警,引发了京城市民乃至全国人民对空气质量的空前吐槽,其实是对生态环境的高度关注。这首《京师雾霾吟》,与各种顺口溜、打油诗、微小说等的黑色幽默不同,而是以悲悯的情怀,反映霾下百态,义正辞严,振聋发聩。
开篇以“呜呼”领起,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首六句刻画使百花失味、万家闭户、孩童致病、美人掩口的“细颗粒”之淫威,先声夺人,怵目惊心。次六句古今对比,揭示今日雾霾之元凶为“高炉”与“尾气”。次八句,先着眼“京师”,写行人步速与车辆行缓;继以“堵城”与“毒城”写实“尾气”与“高炉”;又以一组古今对比,写出今日空气质量之糟糕。结尾九句言治霾,“但闻”二句是对治霾乏力的质疑,“不信”二句是对惟霾务治的宣战,“会当”二句是对霾散天青的期待。虽结二句的乐观展望因缺少铺垫而略显苍白,但仍不失题旨正大,掷地有声。
诗是现实生活与个人情志的艺术化反映,在旧体诗创作中,久已为多数人所忽略,今于此复见之。
(特邀评点:莫真宝)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