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宇访谈:马雁,一个精微生活家的死亡

作者:   2015年07月18日 00:00  腾讯文化    455    收藏
跟海子一样,诗人马雁在死前也在想象一所美好的房子,细致到怎样装修厨房的天花板、贴怎样的瓷砖和用什么样洗脸兼洗衣的水槽。在这篇文章的末尾,马雁写道:“越想越知道,很难实现。这是我小小的梦想,已经很小了,待我看能否进化得更小些。” 仅仅四天之后,她跳下了高楼。

今年是马雁逝世5周年,百花文学奖把散文特别奖颁给了这位已故的年轻诗人。前来代领奖的诗人秦晓宇直言马雁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在他看来,马雁得奖在这个喜新厌旧的时代,不仅重要,而且令人感动。

以下是秦晓宇接受腾讯文化的独家专访:

她对生活有一种内在深渊的体验

腾讯文化:代替诗人马雁来领取百花文学奖的散文特别奖,有什么感受?

秦晓宇:马雁是以诗人的身份名世的,但她的散文成就更高,我对她的评价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今年是马雁去世5周年,这五年来,她的散文成就只是在很小的范围之内被一些朋友认可,但并没有获得一个更大范围的承认。今天百花文学奖授予马雁散文特别奖,我觉得这种认定和肯定是特别重要的,而且令人感动。我们这个时代有点太喜新厌旧了,像某种明星效应,活着的人很快就明日黄花,人走茶凉,更不要说死去的人了。

腾讯文化:你觉得她的散文都有哪些特质?

秦晓宇: 1949年之后,许多作家丧失了散文的魂魄,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所以即使你的文辞再优美,你的叙述再动人,实际上你的散文精神已经死掉了。而马雁之所以是一个杰出的散文家,就在于她具备真正的散文的魂魄。

当然,马雁首先是一个诗人,诗人的写作跟散文家和小说家有不太一样的地方。散文家和小说家很多时候是把语言当工具去编织一个故事,去完成一个叙述。而诗人则追求语言本身的表现力。诗歌特别讲求的一个特质叫字字经营,这其实是中国古代的第一传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像莫言的小说,虽然整体的完成度高,有想象力。但说句不好听的,他有些段落写得并不是很讲究的,他对词语的运用也不会都那么精确。但曹雪芹写《红楼梦》就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达到了一字不易的程度。马雁写散文,就运用了诗歌的手法,字字经营,追求语言本身的表现力。用她的话说,就是铭心刻骨,在每一个字上都用力,这是很可怕的一个工夫。

第二,马雁是北大古文献专业毕业,她在古典方面的修养是比较扎实的,这对她的散文写作也很有帮助。很多当代的写作者,对古代不甚了了,只知道几个作家,知道一点点名篇,如此而已。但写作其实是置身于一个巨大的互文系统中,因为在你面前已经有无数伟大的作家。你看鲁迅写散文,对古典、今典信手拈来,所以在他的全集后面会加那么多的注释。

再一个,她是穆斯林。中国有个比较牛逼的作家张承志,他的散文也写得很棒,能够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传统交融成一种独特的精神质地。这样一种信仰的维度常常是我们所缺失的。散文要创造出自己的个性,才能区别于其他的散文家。实际上,马雁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不幸,精神上也遭受过很多磨难,不然最后也不会跳楼。这种精神的磨难,使她对生活有一种内在深渊的体验,一种意识的分裂感,一场内在沉痛的精神漂泊和无根之旅。在这一点上的体验越深刻,创造出的文学就越了不起,反之就会很平庸,因为你在精神方面没有给人提供一种壁立千仞,或者高山峻岭的感觉,而马雁恰恰有这样一种状态。

再有,马雁是一个四川的作家,她会自觉地去实践一种方言写作。方言是一种最少被意识形态规约的语言。当一个人开会,或要表达一个政治意见的时候,他往往说的是普通话,普通话是最泛意识形态化的语言。但当一个人私下里聊天,特别是跟亲朋好友聊天的时候,他往往采用方言,方言最鲜活、最生动、也最生活化,而且直接和你的生命体验相关联。四川方言的一个特点是,它跟普通话有接近的地方,又不乏独特之处,所以在转化的时候比较有效。马雁在这一点上做了很多实验,而且比较成功。

不太赞成“形散神不散”,形神俱散也是好文章

腾讯文化:刚刚你提到了诗人跟散文之间的关系,放眼整个20世纪的写作,确实很多大诗人都是特别优秀的散文家。桑塔格写过一篇《诗人的散文》,里面提到了这一点,同时,文章里还提到一个现象,就是诗人对自己的散文往往怀抱一种诋毁的心态,在他们看来,散文相比诗歌是属于第二等级的。

秦晓宇:对,这是对散文的一种看法,有点退而求其次的感觉。但这个看法在中国的文学传统里不太成立。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学是诗歌和散文并行的,既有伟大的诗歌,也有伟大的散文。许多诗人也都是散文家,像苏东坡,他的散文写得和诗词一样好,却是不一样的好。他能在两个领域中并行不悖地发展,有不同的风格。

回头看马雁的散文和她的诗歌,其实区别也很大。她的诗歌是一种典型的抒情诗,是对自己人生经验中某些特殊的点,或者特殊的生命时刻,进行一个抒发。但她的散文的情况会更复杂一些。对我来说,我更看中她的散文成就。

腾讯文化:刚刚你也提到马雁的散文是字字经营,但在另一方面,因为她的很多散文是写在网络上,很多都带有鲜明的博客、日记的形式,用笔似乎也不无轻松随意,你觉得网络媒介给她的散文带来什么影响?

秦晓宇:散文最高妙的境界就是行云流水,信手拈来,完全打破所谓书信体、评论体、叙事散文等文体形式的套路。我其实不太赞成散文“形散神不散”这类说法,有时候形神俱散也是好文章。这个散指的就是一种自由精神,不仅是形式,更是内在。马雁有些文章想到哪写到哪,有时候她会说:“写到结尾还结不了尾,就是以这样的话结尾,没关系,也是一篇好散文。”确实是行云流水,止乎当止,真要像很多人那样安排前后呼应什么的,反而有点形而下了。

哪怕是在生命最苦的境地,她也不会放弃自己的骄傲

腾讯文化:读马雁的散文,我有一个感受就是它有一个亲切的氛围,会让人感觉是在跟一个坦率的朋友聊天。

秦晓宇:对。很多人写散文有面具在里面,这也是现代文学的时髦,但是马雁没有。她写散文没有面具,也不作秀。现在很多人写作是本身不牛逼,但很装逼。马雁完全用不着,她有自己内在的精气神,也有自己真正的修辞力。

腾讯文化:她写作的坦诚,我觉得是呈现了一种写作中的人性。很多写作者会专门去写人性,在一个形而上的维度。但马雁的作品会让人感受到一种进行中的人性,感受到她时刻在遭遇自身的困难,也在克服自身的困难。她成功呈现了年轻人当前生活状态的一种,她的写作是个人化的,但因此又不陷入私人化。

秦晓宇:确实,写人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你抛开自我去写一种普遍的人性,另一种是你沉潜到自己的深处,抵达普遍的东西。马雁其实属于后一种情况,她钻探自己钻探得很深。因此她所抵达的也更深广,比如说人的精神困境,比如说人的爱与孤独,比如说无法掌控的命运之感等等,这一切都是人所共有的。换言之,她所面临的问题也许比我们更尖锐、更急迫,或者更艰难,但她所面对的问题也正是我们在面对的。这也是她的写作特别动人的一面。

腾讯文化:谈马雁散文,不得不提到马雁写情。现在很多人写散文是在写知识,有些人把知识写成了情感,我觉得马雁还把情感写成了性格。在她的情文里有种坚定温柔的质地。

秦晓宇:你算是马雁的知己之一。很多人写情人往往多么帅,个性如何,其实这不是写情,就像在听音乐的时候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乐器上。马雁写情写得非常好,是因为她懂得情一定是你我之间的,是发生在内心世界的互动。

而且,她还是一个温柔的女性主义者。她不是那么强硬,但是很坚定,有自己内在的尊严感。作为女性主义者,她渴望爱情,愿意去分享,有时候也会在男人面前表现一些小女人感,但她从不放弃自己的独立性。哪怕是在生命最苦的境地,她也不会放弃自己的骄傲。所以说,一方面她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另外她也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女人。

死亡是诗歌中重要的母题

腾讯文化:当年,马雁的自杀让很多人都很震惊,也包括我。因为在她的散文里面,她是一个非常精微的生活家。她面对困难、处理困难的方式,我不说是励志的,但呈现的状态其实非常昂扬。

秦晓宇:正如你所说,马雁不是一个书呆子,她是一个生活家,精通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她连买菜都特别内行,所以她的散文活色生香,有生命背景,有我们所有人在红尘当中的烦恼,以及美妙。很多人读了很多书,也有想象力,但只是在自己构成的小宇宙中写作,跟其他人没什么接壤,我把这叫做在泛象牙塔中写作。当然,这种写作也成立,但马雁散文里有真正鲜活的生命气息,比如买个菜什么的,她也会觉得这是生命莫大的享受。

腾讯文化:这样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何以会选择自杀?

秦晓宇:马雁热爱生活,也热爱生命。她最后的死亡其实是一场意外,她有精神疾病,当时出现了一些幻觉。她跳楼是出于一些幻觉,而不是主动要结束自己生命。如果不出现这样的幻觉,以我的推测和判断,我觉得她不会这样选择。

腾讯文化:北大诗人从海子、戈麦再到马雁都以一种近乎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诗人形象在公众视野里似乎与死亡越来越接近一种隐秘的结盟?

秦晓宇:诗人和死亡之间的关系,和其他任何人跟死亡的关系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其他群体并没有被凸显出来大书特书。其实,死亡意识就蕴含在生命意识当中,死亡也不是最后的结果,它每天都在迫近,只不过其他人相对麻木,而诗人更加敏感于此而已。 但说诗人和死亡之间有什么比其他人更了不得的关系,我觉得这算是一种误判。

腾讯文化:如你所说,诗人和死亡之间并无特殊关系。但自海子自杀以来,媒体、公众把死亡事件化了,并在诗人身上无限放大。其实,这相当于把诗人间接地置放于一种悲情的角色当中。诗人在大众中间广泛传播的悲情形象,反过来会不会对诗人自身产生一些心理暗示,从而损害诗人的“健康”?

秦晓宇:死亡在诗歌当中必然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是一个母题性质的主题。诗人总在处理生之艰难、死之痛苦,甚至是虚无这样一些主题,迎难而上,铤而走险。因为只有在这种遭遇中他才能写出自己的一点新东西。绕开这个深渊和黑洞,我觉得不是一个优秀的诗人该做的。

与此同时,死亡也是诗歌主题中的一部分而已。爱情、故乡、漂泊等也可以成为诗歌的主题。但很多人在误读诗歌。他们夸大了死亡。而且,真正推动诗歌发展的,不是主题,而是杰作。杰作越多,越能推动诗歌发展。盛唐之所以是个伟大的诗歌时代,不仅因为它有一堆大诗人,而且还产生了李白和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

腾讯文化:一个不无沮丧的事实是,恰恰借助死亡事件,我们才得以出版了马雁的作品。

秦晓宇:我们生活在一个真正的商业时代,一个资本垄断一切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什么东西赚钱,什么东西可以被最大化地聚焦,就去做,这是现在的一套逻辑。有些纯文学的东西,我们在文学意义上它是好东西,但不见得在商品意义上它是畅销货。所以不去关注它,或者卖得不好,都很正常。而死亡,尤其是中国这种事件性的死亡,在某一些人眼中可能就构成了一种商机。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相信马雁的作品能够走得很久,尤其是她的散文。

马雁

责任编辑: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直播预告 | “《诗刊》编辑面对面”对谈
  2. 《我们劳作在大地上:叶小平的诗》 | 新书上架
  3.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每日好诗第449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中的工业美学
  8.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0.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1.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2. 古都秋菊芳菲时 诗人兴会更无前
  3. 青春诚不悔,诗意耀中原——“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系列活动侧记
  4.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我与“青春诗会”的故事征集启事
  7.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 《诗刊》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赴河南开封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