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秋意图》:朱光明诗歌读札

作者:冯雷   2020年06月23日 21:57  新华悦读    1309    收藏

《小河秋意图》 朱光明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1、

诗人心智的成熟和创作的成熟常常是不同步的,类似的情况在诗歌史上屡见不鲜。尽管如此,朱光明和他的创作仍然值得关注,因为我觉得,朱光明作为个案充分显示了诗歌和审美对于一个人的引领与重塑。而由此,也启发我们一起思考诗歌应该是怎样的,还可能是怎样的。

据说朱光明在中学读书的时候,成绩不太好,甚至语文也不太好。但是,我们从他的作品当中却看不到校园学习经历的芜杂,也没有情绪化的宣泄。朱光明的大多数作品都给人以“美”的印象和感受,特别是他的以“河流”为核心的几首诗,比如《河流之美》《致杨》《金马河边的芦苇》等,他本人对这几首诗似乎也颇为倾心。这或许也反映出绝大多数诗歌写作者对于诗歌的基本认知,诗歌首先应该是“美”的,是以抒情为主的,应当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很难想象类似诗坛一些备受争议的诗歌会启迪、吸引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主动靠近想象与表达。


2、

朱光明曾说他最初的诗歌榜样是海子,我想没有必要去考证朱光明与海子之间的相似。但是,可以确证的是,朱光明的诗同样体现出丰沛的想象力和出众的词语调配能力。比如看他的《河流之美》。诗人并没有去描摹河流的声势、景象——如果这样不免就陷入“套路”了,而是直接切入开始抒情。全诗一共三节九行,但是稍稍用力的话不难发现,这首诗还是有一定的层次感的。比如说第一节主要侧重于河流的动态美——“流淌之美”、“潮汛之美”以及流淌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深邃之美”、“清澈之美”;第二节则由“流淌”做了想象的延伸,由蜿蜒的“河流”联想到了遥远的“传说”以及作为传说的具体内容的“村庄”、“庄家”和“姑娘”,由现实到达了想象的彼岸;第三节又回落到“我的前生今世”,“前生今世”也不妨理解为时间的“流逝”。所以这样来看的话,这首诗也行大可不必拘泥于字面的“河流”,也可以理解为是诗人对韶华易逝的感叹。

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春潮》。作品四节八行,首尾呼应,从“小河一夜间涨了春潮”的景色描绘入手,末尾以情感收束全篇,可以说运用了类似“起兴”的手法;诗歌的第三节还夹用了两行四字句,用河流和桃花的形貌特点来象征“爱人”,语言节奏上也有所变换。作品虽然短小,却很有《诗经》的韵味。


3、

而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朱光明在诗歌的建行建节上非常规矩,大多两到四行为一节,每节行数基本相同,即便多也不超过五行,例如《登山记》《车过武汉长江大桥》等。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形式意识,这是非常可贵、难得的。在新诗百年的历程当中,形式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问题。自由体的流行是“五四” 时期的激进思潮和外国诗歌的翻译等多重合力造成的,并不见得就是新诗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应当简单、机械的把建行建节视之为是古典诗歌的特点,而应当意识到形式对于内容是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的,形式固然是约束,但如同人体的肌肉一样,也是保障,而不至于使作品显得过于散漫。形式是一种规则与变化相互制衡,比如朱光明的《春潮》《河流之美》等。形式要求诗人在规定的空间之内必须要完成表达任务,而不致因为诗人的任性而使诗歌显得拖沓。比如看朱光明的《车过武汉长江大桥》,全诗分四节,每节五行。每行的写作都非常干净利落,每一节题旨鲜明,整首诗显得整饬、利索。不仅在形式上,包括前面分析到的《河流之美》和《春潮》,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朱光明写诗的时候并不全凭情感冲动,在谋篇布局上还是颇为讲究的。仅凭此,完全有理由说朱光明显示出一个优秀诗人的潜质和素质。


诗人朱光明


4、

朱光明写了不少关于山水、自然的诗,尤其是“河流”,或许“河流”是他生活中熟悉的对象。朱光明在他的诗歌当中可以说是不厌其烦的提到了许多河流的名字,诸如“金马河”、“白沙河”,《如此众多的河流》里提到的河流的名字就更多了。我想完全有理由说,河流是朱光明比较偏爱的意象,而且在“河流”这个意象上,朱光明倾注了许多难以言尽的情感。我觉得很多时候,朱光明既是在写河流,更是在写自己,以及自己这一代人。

比如在《金马河边的芦苇》里,无声的“金马河”和河边的“芦苇”所表达的正是诗人“散步、静坐、哭泣”的孤独感。再比如《如此众多的河流》,诗人似乎是望着一条条远去的河流而发呆,独自默想远方“它们是不是大山/ 哭出声的眼泪呢”,“河流”似乎成了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赋予了“河流”以苍茫的命运感。《小河秋意图》《我原谅了一条河流的全部》《白沙河》《一条河流的成名史》《平原礼赞》等都与之类似,特别是最后两例,写得更为开阔、大气。

在这些作品中,朱光明的情感往往是萧瑟甚至于近乎悲咽的,情之所至,诗人偶尔会低声“哭泣”,比如《金马河边的芦苇》《小河秋意图》等。作品时常流露出无从把握自己命运方向的茫然感,诗人时常从自然景物当中“读到了生命的成熟、悲凉”(《秋日游平羌小三峡》),他不知道“我的存在感如何来刷”(《车过武汉长江大桥》)。这种情绪该如何解释,难道仅仅是青春期、成长期特有的彷徨和迷茫吗?


5、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专门讨论过“80后”诗歌,许多“80后”诗人的作品里同样充溢着“暮气沉沉”的想象与表达。其实年龄、代际并不见得是一个有效的划分标准,某种程度上,因为身处同一个时代,许多人都可以归为“同代人”。所以,滤掉个人情绪化的成份,我觉得朱光明笔下暗淡的诗情、对未来的那种茫然无措感是具有社会症候意义的,似乎正反应了一代人的文化命运。

无数的诗人吟咏过山水自然,山水自然象征着生命、长久和公理。但是在朱光明的《白沙河》里,像传说一样绵长、久远的河流却因为“一个小小的污水厂”便“交出了绝对的清澈”,“三天时间,十万工厂/起了它的底色,变了它的模样”。触动诗人的不仅仅是自然生态受到污染、破坏,而是“我祖传的血脉/是否会像白沙河一样浑浊起来”。又如《一条河流的成名史》的中段写到的,“大城市的摧残”、“工业的污染”、电站、堤坝的拦截,这些都在破坏着河流,破坏着河流象征的“血脉”。《一条河流的成名史》事实上也隐喻了传统文明遭遇的现代劫难,许多我们崇敬的东西遭到了践踏,许多错误甚至罪行却又不断地被重复。从生态文学的角度来看,像这样的诗充分反映了一代人正在经验的价值观念的断裂和转型。


6、

可以看得出来,朱光明对于语言表达是加以锤炼、加工的,词语的择取大多比较书面化,抒情也富于文学气息。也有些作品,像《车过武汉大桥》,语言较为简单、直白,接近所谓的“口语诗歌”的风格。在我看来,“口语诗歌”并不是一个饱满、严谨的概念,这种命名对汉语的历史、特性以及诸多概念等都缺乏考察和辨析,所以在许多方面是经不起推敲、追问的。“口语诗歌”可以看做是一种方法和风格,其主要功效在于撬动语言的意识形态性,这也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三代诗歌”傲然崛起的根本原因。但必须明白的是,“口语”入诗,一定是需要加工的。“口语并不是诗,口语是在经过诗人处理之后,有些成了诗,有些只是口语,永远是口语。”(于坚、谢有顺:《诗是不知道的,在路上的》,《南方文坛》,2003年第5期,第39页。)“未知生焉知死”,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有先理解了“诗”,才能理解何为“口语诗歌”。诗歌当中的“口语”其实主要是指“日常的用语”、“说话的调子”以及因为自然流淌而显现出来的“诗歌的散文美”,浅陋、粗鄙、松散这些不是口语的“美”,而是诗人应当警惕的口语的缺陷。所以,归根到底,诗歌应该是“美”的活动,“美”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有整饬的美,也有错落的美,有韵文式的美,也有散文式的美。


7、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朱光明的作品体量上一般都比较短小,一般都在四十行以内;语言表达也比较直接,暗示性稍欠;大多数作品都是围绕自然、河流展开,表达敏感、柔弱的人生迷思;抒情风格也比较浪漫、哀婉。所以,我觉得朱光明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自己稳定的、标志性的创作特色。但是反过来说,朱光明并没有浪费青春期给予他的宝贵馈赠,甚至可以说青春的孔雀还没有在他面前完全展现自己美丽的翎羽。因而那些与其说是不足,倒不如说是希望和建议。尤其是基于前面的阅读感受,我想也完全可以乐观地说,诗歌留给朱光明的时间还很多。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