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拟人、借喻的异同

作者:陈昕   2018年11月12日 12:51      1304    收藏
 在学习语文、欣赏文学作品或写作时,常常要使用象征、拟人、借喻的知识,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篇课文就使用了象征手法。由于这三者有一定的相拟之处,所以在实际运用中,易于出现错误。为了正确使用它们,有必要认清其异同。

      首先必须明白,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的角度定义的,是就文章的篇章而说的,象征同象征义不是同一概念。而拟人、借喻则是修辞方法,是从修辞学的角度定义的,它们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而不表现在文章的篇章上。

      象征同拟人的相同点是:都把事物人格化。所不同的是:象征往往用于文章的立意、构思,如《海燕》,用于文章中主要形象的刻画,如《白杨礼赞》,用于文章情节的暗示、气氛的制造,如《荔枝蜜》,用于情感的抒发。而拟人则是用在语句的表达上,是为了把事物写的生动、形象,增强语句的表达效果。例如《海燕》中,作者为了表现狂风的凶猛,借以表现沙皇镇压的残酷,就把狂风人格化了。作者写到:“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此处拟人修辞格的使用,很具表现力。

       象征同借喻的相同点是:都使事物形象化了;使用时,象征只说象征体,借喻只说喻体,都不出现本体。所不同的是:借喻是建立在两个不同类事物的相似点之上的,对借喻的事物无须细致的描写和刻画。如《故乡》中的一处借喻:“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说不出话来。”这里作者把作品中“我”与“闰土”之间思想上的隔阂、差距用“厚障壁”比喻。本体和喻体间十分相似。而象征则是赋于一定的意义于描写的事物,所以对托义的事物必须细致的描写、刻画,读者理解时应加以细心的分析。如《海燕》一文,作者托义于海燕,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英勇形象的描写刻画,使人联想到在革命风暴到来时无产阶级革命先躯的形象。很显然,使用象征,必须对象征体作细致的描写和刻画,使用借喻,对喻体则不必这样做。

       此外,象征同借喻、拟人的不同,还在于使用象征可以把作者要说而不愿直说的东西托义于物,以增强文章的含蓄性、表现力,如《荔枝蜜》;还可以帮助作者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读者,如《白杨礼赞》。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2.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3. 简渝浩:结缘赤水河,酿造习酒梦
  4. 艾伟:酒及诗歌及君子之品
  5. 车延高:酒香里酿出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自然、生活和传统:当下诗歌的基本面向
  8. 来年不再食言,给故乡的秋天一个交代 | 青铜诗选
  9. 薛梦园:习水河畔香四溢
  10.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