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遇见巴黎,在双城之间,谱写关于当下和未来的叙事诗 | 第二届成都国际诗歌周

作者:张滢莹    2018年10月22日 09:35  文学报    715    收藏

微信图片_20181022093200


在世界范围,倘若谈起浪漫之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巴黎。作为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重镇、波德莱尔的诞生之城,巴黎的城市基因中始终流淌着浪漫气息与浓郁诗意。在拥有数千年传统诗歌文化的中华大地,成都则因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诸多诗歌巨匠在此留下的千古诗篇而浸染了独特文化魅力。相隔万里的成都和巴黎之间,可以有多少相似之处?当这两座城市因为诗歌而联系到一起时,又会产生怎样的激荡和回响?日前,“2018第二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成都与巴黎诗歌双城会”的举行,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蕴涵丰富阐释空间的答案。开幕仪式上,中国作协副主席、成都国际诗歌周组委会主任吉狄马加,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致辞,与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诗人共赴诗歌之约。


城市正在替代乡村,成为我们的精神原乡


在吉狄马加眼中,成都和巴黎拥有最为相近的文化气质,这两座城市在延续传统的同时,还对异质文化有着强大的包容和吸收能力,都有一种让诗人和艺术家能完全融入其中的特殊氛围以及状态。在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国际诗歌周组委会秘书长梁平看来,突显成都和巴黎两个诗歌城市的双城会为本届诗歌周的核心主题,也缘于从成都和巴黎的生活方式、城市气质,以及诗歌、艺术对居民的重要性来说,本身就拥有很多相通、相似之处,“成都与巴黎,堪称诗歌界的 ‘双子星座’”。因此,“双城会”必定不是一场简单的聚会,而是两座城市的文化精髓在面对着种种全球化议题时,藉由诗歌这一通道所进行的碰撞、融合和升华。


微信图片_20181022093203


吉狄马加在诗歌周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所言,即是面对资本的全球化、网络的普及时,诗人和诗歌更应当遵从的道德标杆和需要坚守的精神高地:“我以为越是在人类面临艰难选择的时候,诗歌总会坚定地站在正义和人道一边,那些闪耀着露水、星星、萤火、月光、晨曦一般的诗句,将会用它全部的爱去抚慰这个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不容置疑,今天的人类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只有携起手来,共同去克服那些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人类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正如他的忧虑,当面对从未有过的变化时,人类的命运正被包括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剧变裹挟而行。这正如从乡村走向城市时,改变着自己的居住方式、社交方式乃至精神构成的人们难以适从却必须面对的那一刻——在以“城市的影响:诗歌构筑的世界与时间深处的真相”为主题的论坛上,精神原乡一词多次被提及。由于时代变迁,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村庄记忆不断经受着冲击,原乡的内涵正在逐渐改变。据统计,2017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8.5%,这一比例,在2030年也许将达到70%。就像诗人王家新所说,都市中的现代人往往有一种“异乡人”之感,但都市早已成为他们的立足之地,在文明的进程中替换了“大地”成为他们的生存基础,这是所有人需要面对的现实。诗人吕历的观察中,城市已经不可逆转地成为一代人的故乡甚至原乡,而这样的历史嬗变,无疑是对人们传统记忆、集体意识的一种撕裂和重构。“如何去蔽存真,磨练诗意的镜像,早已超越了技术的范畴,而直指种种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诘问,以及对于存在和生存的焦虑和憧憬。”

问题在于,当许多人或因为自我需求,或生活所迫去往城市时,身体与灵魂并没能步调一致——与满足身体的生存与生活需要相比,精神层面的适调总是要晚一些。在诗歌层面,这一适调首先体现为审美对象的改变和审美志趣的迁移。“城市的生存给诗歌带来审美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说是颠覆性的,若干硬性的东西如汽车、飞机、高铁等正渐渐在诗歌中生出美来,这类物象与现代人的生存情境一致,因此在诗歌中成为新的审美形象是必然的。”诗人靳晓静表示,“既有的诗歌形象、语言、审美,必定会在城市孵化出的诗歌中被继承。”


微信图片_20181022093206

法国诗人塞尔日·佩里与诗人、翻译家树才


类似的城市化进程,在法国诗人塞尔日·佩里看来是一种诗性在生活中的反复锻造:诗歌与隐喻相连,也和社会变迁相连,当城市满是汽车时,疾驰而过的汽车也是诗篇。“诗歌不属于农村,也不属于城市,它是一个存在问题,是诗人所建造的一座看不见的房子。”


诗人的责任,是将个人时间转化为深刻的历史记忆


身处城市以及物欲潮流中,诗歌的独特性也许更在于其双重性:既对于当下生活进行描摹和表现,更能够抽离和展开更深层的反思。身处这样的时代,哥伦比亚诗人费利佩·洛佩斯将诗歌视作在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进程中一种抵制直接性、实用主义和人际关系流动性的方式:“人们在大城市中生活的快速节奏使得感性和惊讶的能力丧失,使一切变得更加冷酷和有条不紊,而诗歌则努力地构建了一种更贴近自然和灵性、更为人性化的现实。”

其实对于中国而言,百年新诗的历程本身就与城市化的进程息息相关。“考察中国诗歌史时,会发现中国新诗中,都市诗虽然在新诗史上从未领略过主潮的殊荣,但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诗的类型,也耸立着一条迷人的风景线。”评论家罗振亚表示。


但在这百年的流变中,也许是传统审美积淀的影响力太大,也许是都市的确充满了太多的异化现象,也许是诗人骨子里的理想情结太重,对于城市的矛盾感受一直在诗歌中呈现,“一些作者在不自觉间充当了都市‘精神啄木鸟’角色,好像对都市怀有先天‘偏见’似的”。当这种“偏见”遇上对于乡村闲适秩序的怀恋,城市的“原罪”论调似乎有了更多说服力。在评论家霍俊明看来,以乡村作为精神背景的城市抒写是在切近城市时,这一代中国诗人的共同特质,“他们更多以批判的眼光来剖析城市的阴暗和强权的一面”。与此同时,更多诗人处理城市空间时所达到的是一种表层化的处理:可见的城市、可见的高楼和物质,而诗人更应当将其转化为不可见的时间。在此意义上,诗人的“现实”不是目见的现实,而是一种经由语言、修辞和个人化的历史想象力所构筑起来的“文本空间”,“诗人的责任,是将个人时间转化为深刻的历史记忆”。


微信图片_20181022093209


在法国诗人伊曼纽尔·迈尔勒的理解中,城市,比如19世纪的巴黎在急剧变动中的一切,正是波德莱尔关于诗歌内部矛盾的外在映射。“城市正如语言,是一座精神的建筑,需要诗人去解码、翻译,它也是一系列概念以及思想的搭建。”这种矛盾始终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并植入城市中每一位诗人的思维方式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关于诗歌的种种理解。如此而言,简单地以诗歌风格或者诗歌流派将城市和乡村对立区分,显然既不实际,也不够成熟。

对诗人大解而言,这样的城市,不能简单视作乡村转型的对应物,“如果一个作家有足够的胸怀,应该有能力包涵城市和乡村,把大地上现存的一切人类文明作为层次不同的背景,纳入精神视野,加深我们自身的深度和宽度。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人类史诗般的前行历程,每一步都将使我们赞叹不已”。面对瑰丽的城市景象和繁复的内涵构成,也许正像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诗人何向阳所言,诗反映了灵魂最深处的需要,无论城市还是乡村,这个“世界”都是我们灵魂的需要,而灵魂需要的不仅是外部世界,更是我们内在的世界。“如何把内在世界转化为、建造为外部世界,这可能正是我们诗人的任务。”


微信图片_20181022093213


论坛以外,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诗人们通过实地采风、诗歌朗诵、篝火晚会等各项活动深度感受了成都的丰富文化底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成都与巴黎诗人们的合辑《夏天还很远·成都@巴黎》同期首发,诗集收录塞尔日·佩里、伊冯·勒芒等法国诗人,以及梁平、龚学敏、柏桦等成都诗人的作品,帮助读者在双语的诗歌文本中品味城市魅力。活动由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人民日报海外版指导,成都市文联、成都市文广新局、五粮液集团主办,草堂诗刊等单位承办。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2.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5.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花朵,趁着雨季回到树上|东莞诗集
  8. 诗集《一蓑烟雨》受业内点赞 梁平:在写作中建设自我人格并重新体认家国与个体精神的宽广存在
  9. 世界读书日·《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分享会在京成功举办
  10.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