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门徒

作者: 2018年08月14日21:22 浏览:1394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这么多内心声响,流淌到我们的唇边、手上、扭动里
那么多前世隐微的心流,今天来到笔端、锁孔、乐器间

 
夜色里谁曾对我们清净诵唱,来世返给谁蜜和乳的滋养
去年播撒的蒲公英,很快长出十倍的羽翼——
 
你见过咣当一下把身心点亮的句子?
她曾作为一个金色的音片,连缀时代的补丁?
 
一世又一世,好像没有尽头,我们听,一切音声
声音出入我们的心耳,我们和一切音声相和应
 
来来去去。声音寂灭,我们听,忘了听到什么
我们听。空荡音,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写下、奏出、画成、墨就,世音既出,你与虚空合一
任其轰鸣、翻滚,任其流逝
-----你是虚空,又是音声,一切陀罗尼
 
既不是虚空,又不是音声,你是入道之门
亲爱的,见过、听闻过,佩过,触碰过的
是你的副本,在此合一


冷霜点评: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一切“写下、奏出、画成、墨就”的艺术创造也多被认为是艺术家精神世界、“内心声响”的泄露或倾吐。然而“心声”并不是艺术的源头,只是它的一朵朵浪花,这首诗在轻柔的语调里,把“声音”从“心声”渐次回溯推展到“世音”和“虚空”两个更广漠高邈的层面,也由此让我们意识到艺术、生命和信仰之间的共通之处,就像那些“咣当一下把身心点亮的句子”,是我们在文学阅读和信仰中都会遭逢的体验。就此而言,这首诗展现出一种出色的精神听觉,诗人在“心耳”中听到的不仅止于自己,也是三千大千世界,不仅听到它的实在,也听到了它的空幻。

很显然,这首诗有着很深厚的佛教信仰的背景,但它并没有像在一些宗教诗歌中那样,妨碍诗的艺术性,实际上,它既是一首表达觉悟之喜悦的诗,也是一首精妙的关于诗的诗,所谓“元诗”,信仰之思与艺术之维在诗中融为一体。而且,从这首诗中也似乎可以看到作者在信仰上的某种独特理解——信仰,即是跟随自己“心耳”的引导,成为“声音的门徒”。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