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人顾彬:他永远不会是一个固步自封的人

作者:王家新   2018年01月15日 09:44  新京报    231    收藏

来源:本文原载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7年11月04日B05版。

030F3036182A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 作者:顾彬
版本:北京出版社 2017年9月


顾彬近几年在中文报纸、期刊上的专栏合集。文集分为四个部分:爱情、女人与记忆;受伤的语言,受伤的生命;悲哀中的快乐;莱茵絮语。从中可以看到他对于汉语的探索与感觉。


03BB306718A9

《顾彬诗选》作者:顾彬 译者:莫光华、贺骥
版本: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0年8月


顾彬的诗歌合集,分为“新离骚”、“影舞者”、“愚人塔”三卷。


作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人物,顾彬先生有很多身份:汉学家,教授,翻译家,诗人,学者,作家,批评家,等等。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这是一位难得的可在一起把酒论诗的朋友。多年来的相识,我们之间的“诗谊”也在不断加深,我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有了好酒我就想起他,想要与他一起分享,正如我有了好诗一样。”

近些年来,这位老朋友与我一起分享的,不仅是他的诗作,还有他用中文写就的有着独特味道的散文。一次我在微博上贴出了他的《翻译与死亡》《白酒和诗歌》《美》等散文,几天内被大量转发,竟有十多万的点击量,还有许多读者留言,盛赞其“德式中文”,说“这老头可爱”,或是说他们发现了“另一个顾彬”!


非母语写作

一场“文学冒险”


近些年来顾彬在散文和诗两方面齐头并进,他还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身份:一个用汉语创作散文的“德国中文作家”,这在西方汉学家中十分罕见。在我看来,这也是他一生中最炫目的一次创造和尝试。他不仅勇敢地迎向了这一挑战,而且胜任了这个新的身份。

说顾彬“勇敢”,因为正如美国华裔作家哈金在谈“非母语写作”时所说,这种语言“转向”对一个作家来说实在是一种“最大的文学冒险”。哈金这样认为,不仅出自他自己的经验,他还引证了纳博科夫的话:“从俄罗斯散文彻底转到英语散文是件极痛苦的事,就像爆炸中失去了七八个手指之后重新学会握东西。”那么,顾彬在其晚年做出这样的尝试,其勇气和艰辛我们已可以想象了。

一个作家为什么会选择“非母语写作”?布罗茨基在《取悦于一位影子》一文中曾说:“当一个作家诉诸于母语之外的另一个语言时,要么是出于必要,如康拉德;要么是出于燃烧的雄心,如纳博科夫;要么是为了达到更大的疏离,如贝克特。”

而顾彬的动因肯定不是单一的。但我只想说这首先是出自于爱——他对汉语言文化和文学的爱。多年来,他一直视汉语为他的第二母语。现在,他还要用它来重建一个生命的家园(他多次引用过北岛的一句诗:“回来,我们重建家园。”);或者说,他要试着用汉语来和文学“谈恋爱”。近些年来,他那些源源不绝的诗和散文,甚至令我想起了歌德的“第二度青春”。我想,正是因为这种爱,因为汉语对他的诱惑和激发,使他的生命在熊熊燃烧。

  

翻译

最重要的是同情心

  

在媒体上经常出现的顾彬,可能会给人以某种过于直言、甚或“偏激”的印象,而用中文创作散文的顾彬,不仅是一个富有诗性想象力和感受力的诗人,也是一个幽默可亲、富有智慧和性情的作家。他的一类散文以一种诗的想象力取胜,还充溢着某种“酒神精神”的醉意。

如他那篇书写他在波恩郊区的家所处山脉的散文《七山:白雪公主的避难所》。顾彬还有另一类漫谈式的散文,它们朴实如话,但同样幽默动人,并让我们见其智慧和性情。如《蚂蚁》一文,从他在汕头大学的早餐开始,然后向童年的记忆、向战后的西德延伸。全篇不仅写得幽默可亲,也有情有义,表达了“生命之同情”。而文中穿插的战后德国人对“杀人”罪过的反省,以及神学家施韦泽“敬畏生命”对他这一代人的影响,也使这篇散文有了更耐人寻思的意义。

这类颇能见出顾彬“生命底色”的文字,可能会纠正某些人对他的偏见性印象。“傲慢”、“欧洲中心主义”,我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对他的指责。顾彬是很严肃,因为他赞赏的是那种“彻底的思想家”(《汉学与意识形态》),而不是他所了解的那类“红包批评”,但他傲慢吗?就我所感到的,却是他对生命的爱,对存在的倾听,对他者的体认、宽容和同情。我想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中介者”(萨托里乌斯语)。因为正如中国古诗、尤其是杜甫诗歌的杰出英译者、美国诗人雷克斯洛斯所称“对翻译来说最重要的是同情心”,翻译“是一种饱含同情的行为——以一个人自己来体认另一个人”;而我之所以信任顾彬,是因为我一直从他身上感到了这种难得的品质和能力。一次他给我打电话来,说起他在翻译我写童年、故乡、母亲的一首诗《柚子》,竟哽咽:“你知道吗,我哭了,哭了!”

  

文风

穿越于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

  

作为一位“德国中文作家”,顾彬绝不满足于仅用中文“正确地”或流畅地表达,他更是用汉语创造了一种鲜明的、富有个性和特殊味道的文体——“顾彬体”。比如在《翻译与死亡》中,他在引用苏格拉底的“搞哲学这就是学死”后,发挥说:“搞翻译是好好学埋葬自己”,“所以我每天从事翻译,我同时每天学爱,学死,学一千个爱,学一千个死。”顾彬式的中文读起来“怪怪的”,却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力。甚至可以说,他以他的方式重新“发明”了汉语。

顾彬这样致力于语言的发掘和创造性运用,和他的文学观完全是一致的。他自己对语言的高度敏感,这在对鲁迅《呐喊》自序的第一句话“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的解读中体现出来:“‘也’这个字不太引人注目,(但)它勾勒出了过去与现在、青年与老年、激情与绝望之间充满张力的一条曲线。”(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顾彬不仅视语言为一种根本的文学价值所在,而且在写作时要尽力直达语言的造化之功。他穿越于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不同于一般“单语”作家的吸收和转化能力。这不仅在于他对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化用,还在于他对汉语表达和资源的吸收。奇妙的是,他不是在生硬地借用,而是和汉语言文化达成了一种“亲密性”,一种从容、默契和自如。

我们知道顾彬爱喝中国白酒,甚至可以说离不开它。读他的散文,我们就可以闻到酒味。如《白酒与诗歌, 瓶子和空虚》一文:“58°以下的酒对我来说不是酒,是水,可以用来刷牙,也可以用来洗脸, 但是不能用来作为仙人。”

顾彬说过:“写诗,这就是回故乡,就是回家。”不过这里的“故乡”和“家”,显然已不仅是他的德国,或他在德国的出身地、位于下萨克森州的古老小城策勒了,而是他用“双语”为自己创造的一个生命家园。这里,我们不妨看看他在谈翻译时说过的一段话:

“在德语中,翻译这个动词,是uebersetzen,它的第二个意思是‘摆渡’。……从此岸送达彼岸,从已知之域送达未知之域,连船夫自己也参与了这种变化。……翻译也意味着‘自我转变’:把一种外国语因素中的未知之物,转变为一种新的语言媒介,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中,我的‘旧我’离世而去。”(《翻译好比摆渡》)

了解了顾彬的这种翻译观,我们就可以感到:他写诗,他翻译,他从事中国文学和思想研究,他尝试用汉语创作散文,就是为了从此岸到达彼岸,从已知到达未知,就是为了生命的更新和“自我转变”。

这是一种来自德国的伟大传统吗?是的,法国大诗人瓦雷里当年就曾这样赞叹歌德:“他做到了认识自己、失去自己、重新找回并重新塑造自己、成为不同的同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瓦雷里:《文艺杂谈》)。我引用这段话,因为我想顾彬会完全认同这种生命哲学。的确,他永远不会是一个“固步自封”的人。诗使他燃烧,翻译使他燃烧,而用汉语创作散文使他又找到了一种让他燃烧的新的方式。在《中国作家最大的问题是不能等》中,他就引用了诗人特拉克尔的一句话:“往前面走,找你自己!”


  当代的诗歌丢掉了它原来必须有的高尚的声音,这就是宗教的声音。诗人本来是语言的神圣牧人。他甚至做过神父、诗人。现在呢?现在他在边缘。他孤独吗?我希望他孤独,非常孤独。因为他可以跟另外一个孤独者,比方说跟我谈一谈诗人声音的问题。
         ——顾彬《诗人是语言的神圣牧人》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2. 许道军:“重新发现”网络诗歌
  3.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4.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第420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0.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