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诗人诗刊诗歌节诗歌网,诗歌热回来了

作者:蒋肖斌   2017年12月19日 09:08  中国青年报    1859    收藏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图书馆东侧有一条小路,路面上刻满了诗词,路边的灯箱架上也是各种诗句。每首诗词的间隔只有两三米,上至唐诗宋词,下至近现代诗。视觉中国供图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图书馆东侧有一条小路,路面上刻满了诗词,路边的灯箱架上也是各种诗句。每首诗词的间隔只有两三米,上至唐诗宋词,下至近现代诗。视觉中国供图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图书馆东侧有一条小路,路面上刻满了诗词,路边的灯箱架上也是各种诗句。每首诗词的间隔只有两三米,上至唐诗宋词,下至近现代诗。视觉中国供图


  年初,《中国诗词大会》火遍全国;岁末,诗人余光中去世,刷屏的除了蜡烛的表情符号,还有他的诗,“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诗人多了,诗刊多了,诗歌节多了,诗歌的新媒体也正燎原,在新诗迎来百年生日之际,诗歌热似乎又回来了。

  曾推出过余秀华组诗的《诗刊》杂志副主编李少君说,从2013年开始,《诗刊》的发行量和阅读量都在持续增长,2016年增长了30%,其中个人订阅占百分之六七十。

  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说,网站自2015年正式上线,日均访问量20万左右,日均页面访问量50万,最高时达500万;注册会员近11万人,注册诗社近2000家,平均每天收到投稿2000件,累计150万。

  在搜索引擎的新闻频道输入“诗歌节”,近一个月见诸媒体的诗歌节有20多个。以地域命名的有“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节”“武汉诗歌节”“上海市民诗歌节”“香港国际诗歌节”“白帝城诗歌节”……而打名人牌的则有“仓央嘉措诗歌节”“徐志摩诗歌节”“李白诗歌节”等。

  有一次,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外出采访,问起偶然相识的一个90后是做什么的,他回答:“我是一个诗人。”


  我不说“我是诗人” 但我们会不自觉地谈起诗歌


  几乎每所大学都有一个诗歌社团,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都有“五四文学社”,武汉大学的浪淘石文学社从上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很多年轻诗人的创作起点都是大学。

  出生于1993年的马青虹,爱上诗歌是因为海子——上学时,语文课本里有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堂课我正在走神,只听到老师说,这是一个‘卧鬼’自杀的诗人。我就想,‘卧鬼’是个什么鬼?仔细一看才知道是‘卧轨’。”这种尴尬和好奇心,让马青虹后来特地求在城里读书的同学,从100多公里外买回人生的第一本诗集《海子的诗》。

  中学时代的马青虹痴迷于游戏,也痴迷于诗歌,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小县城的网吧里,一个正专注打游戏的孩子的桌前,永远放着一本诗集。

  后来,马青虹考上西华师范大学(原南充师范学院),这所大学出过李亚伟、万夏、胡松等人创立的“莽汉主义”。马青虹和一群热爱诗歌的年轻人,一起创立了“在流浪”诗社,还办了同名诗刊。

  在多种刊物发表过诗歌,如今从事编辑工作,但直到现在,马青虹都认为自己够不上“诗人”的名号。他甚至强调,“90后无诗人(作家)”“我至今尚未读到过能够完全站立起来的诗人诗作”。

  李浩出生于1984年,家乡是大别山脚下的河南农村,小时候除了放牛耕地,也没有什么游戏,“只能看着天空、大地、池塘、柳树……面对生命有很多想象但无法表达”“但乡村里没有诗人,我就只能把我的感受写出来,当然那不是诗,却是我爱上诗歌的缘起”。

  2005年,李浩考上武汉大学中文系,参加了浪淘石文学社,开始发表诗歌。毕业后,他成了《十月》杂志社的编辑,也出版过两本诗集,但从来不跟人提“我是诗人”。他觉得诗歌是一种生活方式,“遇到写诗的人,我们会不自觉地谈起关于诗歌的话题”。


    写诗曾是“精英行为” 现在是年轻人的自我表达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黄怒波出生于1956年,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他是诗人,也是成功的企业家。黄怒波说:“当我们有了一定经济基础,一定会回到文化需求,诗歌就是很好的文化载体,解决的是心灵认同感的问题。读诗不会让人漂亮,写诗也不会让人富裕,但就是有人喜欢。”

  由黄怒波作为发起人之一的音频节目“为你读诗”,现在已有百万用户。大量年轻人通过新媒体读诗、写诗。

  两年一届的“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黄怒波当了五届总决赛评委。“第一届才有1万人报名,今年有97万人,绝大部分是年轻人。看到年轻人甚至孩子们在台上朗诵得那么专业,对诗歌理解得那么深,我对中国诗歌的未来极为看好。”黄怒波说。

  李少君是一名60后,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热。他发现,现在“大学里的诗歌氛围都快赶上80年代了”。年轻人写新诗,也写旧体诗,“以前大家提到旧体诗就是‘老干部体’,现在年轻人写得真不错”。

  李少君认为,在上世纪80年代,写诗是一种“精英行为”,是大学生、高干子弟等社会精英在创造,更多人在模仿,而现在有一点“全民创作”的意味,“比如,打工诗人,这在当时不可想象”。而且,当时写诗有一种“启蒙色彩”,诗人是“精神领袖”,而现在更多是年轻人的一种自我表达。

  诗歌再次回归主流视野,李少君认为有四个原因:一是人们满足了物质需求后,精神需求变成新的方向;二是教育的普及程度提高后,带动了文化和阅读的普及;三是中国仍然有诗歌的基础,“余秀华是一个只读到高中的农村妇女,都对诗歌那么热爱”;四是微信公众号等新的传播渠道,更适合短小精悍的诗歌的传播,《诗刊》的微信公众号有订阅用户40余万,一天投稿量多时达数千份。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人很擅长用诗歌来表达。我们说盛唐是个好时代,当时的人们把自己的精神追求、生活感受用诗的形式记录下来,成为时代的象征和见证。当下是100多年来中国最好的时代,和平、安康、多元,这样的时代比较容易出现好的诗歌。”李少君说。


  诗歌节让诗歌回归大众 但警惕成了搭顺风车的载体


  诗人多,诗歌多,诗歌节也越来越多。

  黄怒波觉得这是好现象,但要小心把活动办得世俗化、泡沫化。“诗歌活动一定要回到诗歌本位,不要变成搭顺风车的载体。”黄怒波说,“现在也出现了一些口语化诗歌、恶俗诗歌,媚俗诗歌,这个现象不好。诗歌还是要发挥本身的艺术魅力,回归到信、达、雅的本位。”

  中国诗歌网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从策划之初就确定了“每日好诗”栏目,至今已陆续推出近700期。每一首好诗都是经过投稿、编辑初选、网友投票、编委会投票、专家评选、公示等流程选出。金石开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几乎没有一首诗能赢得所有人的喜爱,但几乎是所有人,包括那些对诗歌欣赏没有任何训练的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一首好诗给人的诗意冲击。”

  金石开认为,诗歌节最大的特点是参与性,是一个特定区域的“群众的节日”。一个乡镇举办诗歌节,和一个直辖市举办的诗歌节,虽然规模和水平不同,却很难有高下之分。

  “我们应该对不同层面、不同规模的诗歌节持包容态度,甚至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金石开说,“诗歌节一类的活动,在加强诗人与普通读者之间的互动,特别是让诗歌回归大众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最后,听听年轻诗人的意见——尽管他们并不以此自居。

  马青虹说,无论是把诗歌作为精神追求、生活娱乐,还是“撩妹”手段,诗歌的延续从没有间断。而近些年,诗歌活动、诗歌奖项异常多,甚至有一些“诗人”还能做出自己设奖、专门颁给自己人的闹剧。

  马青虹参加过不少诗歌活动。“有的活动能让你近距离见到书中读到过的诗人,有的见面就互相吹捧。我更向往李亚伟笔下的‘我们伶俜、清瘦,见面就喊喝酒’的状态,也喜欢大家对于彼此的作品‘不客气’的状态。只有真正客观的批评,才能出好的作品。”

  李浩认为,好的诗歌活动应该是大家在一起认真讨论写作内部发生的问题,诗人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不希望诗歌节成为交易”。“我们只尊重文本。”李浩强调,“是不是诗歌的伟大时代,还是要看有没有伟大文本的出现。有了大文本,才算有大诗人。当下中国的年轻人有很好的准备,无论学识还是视野,而且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诗有情兮情长存——纪念拜伦逝世200周年
  2. 赴一场橘花盛宴!中外文学大咖齐聚黄岩!
  3.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5.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世界读书日·《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分享会在京成功举办
  9.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10.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