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典:田园与身体的抒写及其悖论——论柳宗宣诗歌创作

作者:张典   2017年11月27日 10:37  中国诗歌网    2338    收藏

1997年在武大枫园第一次见到诗人柳宗宣,他给我们几位带来了他新创作的诗歌《她穿过黑夜的楼顶回家》,当时宿舍为大家朗读了他的诗歌:

她穿过黑夜的楼顶回家

她的脚步声,从三单元的

楼顶缓缓移来

落在书房的水泥顶板

和我的失眠之上

她从麻将桌上下来

穿过黑夜的楼顶

一个人摸索着回家

……

我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诗歌充满力度与画面感,但诗歌的叙事到底要表达什么,对我还是一个疑问。我试图从存在主义的角度解读他的诗歌,于是,与柳宗宣谈起了海德格尔的林中空地。1998年暑期,我到柳宗宣在潜江的老家去玩,在一起我们谈的最多的是诗歌。我感觉他有一种强烈的虚无感与焦虑感,这种焦虑明显来自他诗歌创作的危机感。临走的时候,他拿出他的一本薄薄的诗集对我说,这是他10年心血的结晶;但如在这个小城继续呆下去,他很可能放弃诗歌写作,在这里就像在沙漠上,没有交流,缺少写作的空气。很理解他的心情,柳宗宣27岁开始写诗,他有一种压力,认为自己起步太晚,而且,他在80年代末期开始写诗,此时中国当代第一波诗歌热已接近尾声,90时代随着世俗化的全面展开,诗歌迅速边缘化,他所在的小城更是缺少诗歌交流的空间(那年没有网络高速公路),写诗在那里遭到极大的嘲讽,柳宗宣成了闭封小城的一个异类、一个孤独者。1999年柳宗宣辞掉了小城单位的稳定工作,只身到北京闯荡,去兑现自己的诗歌计划,他一呆就是十年。对很多人来说,柳宗宣选择的生活道路是不好理解的,为了诗歌而冒险闯荡总有一种疯狂的意味。首先,他需要养活一家老小,为了一个虚幻的理想辞掉工作,需要承担极大的压力。在北京,他受聘于某国家出版单位,做编辑工作,但没有编制,意味着他是里的局外人,其实,他还是过着一位漂泊者的生活。在北京,他的艺术视域打开了,他获得了对诗歌和人生的更深的认知和理解。如同他离开的初衷是为了他的诗歌理想一样,2009年,柳宗宣回到了武汉一所高校工作,从北京回到了故乡的省城,试图能回到他的一张相对安静的书桌前,写作他的诗作,他的一切外部折腾似乎为了他的词语生涯得以延展。可以想象,柳宗宣这些年经历了何等的肉体与精神的磨砺。他对笔者说,他感谢命运,让他能写作,完成一篇篇超越他自我的诗作,写诗似乎成了他的一种精神救赎。自2012年,他的诗歌创作渐入佳境,进入了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臻于他创作的一个高峰时期。他在不断探索,尝试完成期待中的实验的作品。

回顾柳宗宣走过的这30来年的诗歌之旅,他给人的印象是坚韧、执着、真诚与敏感,在这样一个追求物质化的年代,这一点尤其显示出了他作为诗人的难能可贵。柳宗宣是一位专注于揭示自身经验的诗人,他的诗歌贴近日常生活,抒写自己的人生感怀,几乎都是捕捉生活世界的场景,在其中融入对人生的理悟。他不追求一个超验的拯救的世界,一切都是此世的。柳宗宣诗歌的价值核心来自习俗,一方面成为这些习俗的传承者;另一方面,又是这些习俗的否定者,批判者,一个虚无主义者。

柳宗宣专注人生经验的写作潜在决定了他的阅读方式,他接受古今中外的诗人与诗歌自己的生活出发反对学院式的诗歌接受方式基于自己的在世感受,把他(她)们从诗歌史中剥离出来,他(她)们是活生生的人,与自己一样在经历现实人生。在国外的诗人中,柳宗宣较为系统接受的是美国诗,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诗人的创作或多或少与柳宗宣的人生经验有着某方面有相通性。对中国古代诗人的接受,柳宗宣选择的不多。庄子、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诗人得到了较多的关注,似乎与柳宗宣对诗歌山水田园主题的关注有关。

对柳宗宣的诗歌精神进行一个总体的分析是一件困难的事,主要原因在于:(一)、柳宗宣阅读了很多诗人、作家、哲学家、思想家的作品,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对这些阅读进行了融会贯通,这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一个基础。由此,很难理清哪些诗人与作家对柳宗宣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何在程度的影响;(二)、柳宗宣一定程度上将诗歌写作看作自己的精神和语言的实验,在诗歌主题与形式上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三)、柳宗宣的生活阅历丰富,理解他的诗歌需要理解他的人生体味,这对理解他这样的诗人是十分必要的。鉴于这些困难,笔者从柳宗宣一直在诗歌写作中尝试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的角度作为理解他诗歌精神的切入点,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他的诗歌探索的成绩与不足:(一)、柳宗宣在不断的诗歌探索中逐渐将自己看作一位乡村田园诗人,尽管他有时也否定这一点,乡村田园或隐或现地成了他的诗歌的一个主要意象,具有明确的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双重内涵;(二)柳宗宣与美国诗人弗洛斯特的生活和写作有着某种类似性,笔者尝试比较二者诗歌精神的异同;(三)、具体分析柳宗宣诗歌中的身体观念,以此来理解他对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态度。笔者此文试图梳理柳宗宣这些年的创作所走过的路程,同时为其创作寻求某种可能的路径为其诗歌打开词语的新的空间提供某种参考的维度。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2.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3. 简渝浩:结缘赤水河,酿造习酒梦
  4. 艾伟:酒及诗歌及君子之品
  5. 车延高:酒香里酿出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自然、生活和传统:当下诗歌的基本面向
  8. 来年不再食言,给故乡的秋天一个交代 | 青铜诗选
  9. 薛梦园:习水河畔香四溢
  10.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