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

作者: 2017年09月11日15:59 浏览:9502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一月,苦根拔掉,甜光线

捅破窗纸,翻找针线筐
缝补它吧,那打碗花童年

将痛处放平,善待疑惑和抱怨
三月,精神靴子跨过荒泥
那长满蒺藜和修辞的

请原谅,傲慢缘于批判
五月再一次说到人
石头坚硬,内脏柔软

别抖动签筒,你听有人在笑:
我们不仁,他却向神问命运
七月,别让他们听到你的呻吟

我折起来的页码中
有事物在歌唱,十月啊
它们先于你领受了世上的伤

腊月,让我离开就像回来
我将用更多锁换一把钥匙
把幻象插满夜晚的神经末梢

雨,都来落到我身上
爱人啊,如果你抵达,掩上门
如果还在路上,我就亮一盏灯


荣光启点评:

这首诗让我眼睛一亮的地方首先在于它的某种晦涩,它并不好读。它的叙述是断裂式的,它的想象与意象很多来自于直觉,但整体上又是有迹可循的(时间线索)的,在风格上也是可以把握的(某种关于自我与爱的深层经验)。作者显然是一位现代诗的高手,将诗歌的独立性句法和抒情的节制运用得非常娴熟,在晦涩之中,其实是现代诗的某种的“流畅”。

这不是一首初接触就容易明白的诗作,在口语诗盛行的当下,许多诗的叙述中心通常是平白的语言之中的某种情感、经验与想象,这些也能让人感动,但之后又让人有些不满足。诗,在意义呈现上,应该是动态的,它不因阅读的终止而终止。很多作品,我们阅读就像挖掘宝藏,你一旦挖到了那个叙述中心,作品也就结束了,对读者不再有意义生成的空间。

《点灯》显然不是这样一次性的作品,它似乎有更多的意义生成,不是一个人或者一种解读能穷尽它。我愿意将它的主题理解为“对困苦的忍耐与对爱的等候”,在时间线索中,作者用“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十月”和“腊月”这些词语构造诗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我”有不同的困苦、忍耐与盼望。

“点灯”的意象出现在结尾(“如果还在路上,我就亮一盏灯”),是这首诗的题目,也是这首诗的要义:“爱”,是为了爱的人而点灯,给他人光亮。与之相应的是“我”的品性:“我”显然是一个愿意忍耐与承受的人(“雨,都来落到我身上”),“我”显然是一个更愿意在静谧中享受爱之喜悦的人(“爱人啊,如果你抵达,掩上门”)。诗作除了显示作者娴熟的现代诗的技艺,也透露了作者某种让人钦佩的心灵品性。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