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新谈李浩:他把他信仰的东西融入血肉

作者:王家新   2017年07月26日 15:31  凤凰读书    256    收藏

我第一次见李浩的时候是十年前,他和黎衡等一起从武大来北京看我。几个纯粹干净,充满理想气息的年轻诗人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不仅有一种亲切感,也感到了那种属于未来的希望。

后来李浩来北京后,交流也更多了,他经常把他的作品给我看,对他的生活和创作我都一直比较关注。那一年汶川地震,他去做志愿者,没想到去的那个地出事了,那一带瘟疫爆发很危险,当时我非常焦急,不断打电话联系,有种一定要把他“救出来”的感觉。

至于创作,可以说我也是“看着他长大的”。他的作品我比较熟悉,但纵然如此,他的新作还是有点让我种惊讶,这就是说,他在诗上的进展,多少超过了我的预料,超过了我的想象。李浩出这个诗集时,请我写几句。后来我简单写了几句:“李浩在写作上的进展令许多人惊异,但在我看来又出自必然。他投身于诗,进入他每天的祷告,面对他灵魂的功课,同时他专注于锤炼语言,如同锤炼他的人生。他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愈来愈富有定力,也愈来愈富有个性和创造力。”

我为什么这样写,因为大家都感到了李浩在写作上的迅猛进展,但在我看来又出自他自身的逻辑。某种意义上,他就像一个圣徒一样,而这是年轻人中很少见的。我们也知道李浩是有信仰的人,所以他写的诗和别人的诗就不大一样。所以我说诗就是他每天的祷告,是他的灵魂的功课。我觉得的确如此。同时他又专注于诗艺,还有锤炼语言,这方面一看我们就知道。他在诗艺上的重要进展就是形成了他自己的语法、句子、节奏,他也由此发出了他的声音。我觉得他获得了他的艺术个性和创造性,这是一个诗人的根本标志。在他那里,这一点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强化。年轻人的东西,有一些人觉得写的不错,但是很明显是从别人那学来的,带了别人的声音,别人的影子,但是李浩跨过了这个时期,他现在的诗很容易辨识出来,他有了自己比较独到的,不可替代的,而又在继续生长的东西。

他跟一般的年轻诗人的确不大一样,他背后有精神的背景,一个更古老、深远、一般读者还不大熟悉的精神背景,那就是他的信仰,所以这样一来,他写下的一切和其他的就不一样了,比如他作品背后那种《圣经》的、神话的、信仰知识的东西。中国目前和李浩有同样信仰的诗人中也有一些,但是,有一些诗人的信仰在我看来还比较表面,但是我觉得李浩就更有深度,也不那么简单,因为他比较复杂,还有综合性,他把他信仰的东西融入他的生命经验和血肉之中了。比如他的长诗《还乡》,我比较看重,诗中把他个人的经历,包括他在那里出生、生长的中原大地,那么一片土地,他的经验、情感,他的沉痛感,他的记忆,还有当下现实的刺痛都放进去了。另外,他又把一个跟神话、文化有相关联的东西放进去,比如他谈到旧约中的兄弟残杀,血在地下喊冤,穿越了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历史,却仍然响彻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土地上,每一片天空中,每一棵草木里。我感觉他这种写法还是很震动人的,对照于他所感受到的沉痛现实,也是很有效的。

我对西方文学比较关注,了解更多一点,他们很多诗人的写作中都有神话、信仰的框架和背景,帮助他们赋予现实的经验以某种意义和秩序,比如艾略特在《荒原》中通过引用但丁使伦敦成为一个现代的地狱,这个方法就很高明。我去年翻译阿赫玛托娃的长诗《没有英雄的叙事诗》,发现她也大量引用了《圣经》和古希腊罗马神话典故,当然她也不是一般的引用,她赋予这个作品很深远的意义,某种意义的框架,或者与现实的对照,等等。因此问题也就有了,那就是我们中国有没有这种资源可以引用,对这样的问题,有时候我也感到很困惑。李浩做的,其他的诗人不一定这样做,做也做不了。他这方面已经很多年了,我看到李浩这个诗集后面有一个神父对他的推荐语,这也是一般人的诗集没有的。这个神父写的很好、很到位,连我也想去拜访一下。最后,就是希望更多读到《还乡》这样的有历史厚度和艺术整合力量的作品,要内外打通。这个很重要,因为作为诗人,有的时候你一直陷在内心的状况里,却与一个更广大的世界隔绝。这种时候我们就有必要提醒自己。昨天是叶芝的诞辰纪念日,有人在网上贴了我译的他的一首诗,我也重读了。他这首诗的一节是这样的:“我们曾用幻想滋养心灵,心灵却因这食粮变得残忍;/在我们的敌意里,有比我们的爱/更多的实质;哦蜜蜂,/到这欧椋鸟的空窝里来筑巢吧。”这样一段诗,我很佩服,它看起来比较抽象,实际上透出对叶芝在他那个时代对世界的洞察、理解、把握,即使今天读来,我依然感觉很有力量,因为那是一个诗人从他自己的全部生活中得来的东西。这也是我对李浩的一点期望,以后从你的诗中感受到的,不仅是你的个人修行,而且是你全部的生活,你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和这个时代。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