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冕:新诗与时代同行

作者:杨鸥   2017年06月21日 08:30  人民日报海外版    946    收藏

谢 冕

100年前,新诗的诞生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100年来,新诗走过了不平凡的曲折历程。百年新诗发展到今天,有什么得与失?新诗应如何向前发展?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诗歌评论家谢冕。

新诗诞生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记 者:您说新诗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诗学挑战,是中国新文化建设的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为什么这么说?百年前新诗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谢 冕:中国诗歌历史非常悠久,随着时代变迁,诗歌不断变化,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诗歌形式,无论是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还是唐诗、宋词,政治、经济变化,人文环境变化,诗歌艺术形式也不断跟随时代变化,但无论如何变化都是中国诗。中国诗歌传统是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在中国诗歌传统中诗言志是最重要的传统。诗歌用来传达人们的思想情怀,不管时代怎么变,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来,比如曹操的《龟虽寿》和五言诗,表达一种情怀,传达个人的、社会的、民族和国家的意志和愿望,唐诗也一样,每个朝代诗人都表达自己的理想,这个理想是一脉相承的。

新诗产生于中国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接点上,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在文学史上是近代与现代的交汇点。当时中国内忧外患,面临民族生存危机、社会发展危机,中国文学与文化包括诗歌在内都在这个十字路口陷入非常大的思考,就是要变,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在政治层面上想变,诗歌变革、文学变革、新文化运动都与这个接点有关系,要适应时代变化。当时的处境促使一批仁人志士思考中国如何向前走,诗歌、诗人命运与此捆绑在一起,纠缠在一起。

诗歌产生了重大变革。诗界革命已考虑变革,没成功,新诗革命成功了,前者没考虑形式问题,保留旧形式,五言、七言、律诗束缚太大,丰富的新内容装不进去。到胡适、陈独秀,把旧的一套打倒,用白话写作,不要旧形式,要自由体,变动非常大,所以说是惊天动地,翻天覆地。一时守旧的人不接受,认为是异端。胡适他们照样做了,这样新思想、新知识、新思维都可以装进来,在诗歌中国计民生、时代盛衰、社会进退、民间忧乐都能得到表达,没有了约束,表达前所未有的好。这是千年诗歌史上最大的诗学挑战,取得成功,至今100年了,100年来我们享受前辈的冲锋陷阵打破一切陈规的战果,今天大家都能接受新诗,并能得心应手。

记 者:您说过新诗的产生以旧形式的摧毁为突破点,经历了为思想而牺牲艺术、为艺术忽视思想的过程。新诗发展到今天,这些问题是否还存在?

谢 冕:为思想牺牲艺术,为内容忽视形式,这是新诗革命早期留下弊端。当时梁实秋等认为新诗不能为图新忽视了诗的本质,不能为白话忘记了诗。新诗革命最初出现的问题是忽视艺术、忽视诗歌本质,因为求新,以诗歌为武器表达对社会关怀,诗歌艺术得到了很大削减,现在还有这个问题。李白、杜甫、李商隐的诗有深厚的内容,有精美的形式,新诗没有了。

新诗百年中批判过唯美主义,其实许多主张纯美的诗人并没有忽视思想,值得珍惜的是用新诗的形式保留诗歌的本质,这是很可贵的。新月派、创造社后期,包括戴望舒、现代派都很重视艺术,但他们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受批判,为艺术而艺术帽子始终没离开他们。为艺术忽视思想在新诗发展过程中不是主要问题,现在看来艺术仍然很好,有唯美倾向对新诗危害不大。新诗发展每个阶段,都有它的问题,都与社会背景有关,诗歌批评不断在调整,克服弱点,增强优良的地方,伴随新诗发展我们进行了艰苦的工作。当前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大的问题已逐渐得到了解决,当下的问题是为抒发个人情感忘记了更大的关怀。这些问题是每个时代流变过程中的一些现象,思想与艺术之间、诗歌与社会之间曲折地摇摆着前进,始终要坚守的是诗歌的艺术性,诗的艺术性是第一要紧的,不能抛弃的是艺术本身。

新诗达到了时代高峰

记 者:新诗发展到今天,是否已走向成熟,是否达到高峰?

谢 冕:新诗运动改变了旧体诗写法,它有高峰,它的高峰体现在诗歌要为社会代言、呼喊。产生新诗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阶段,五四时代精神在诗歌中得到完整体现,就是高峰,郭沫若的《女神》诗集中体现了最初的高峰,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在郭沫若诗中得到非常完整的体现,郭沫若对中国新诗的贡献功不可没。胡适是开创者,没达到高峰,郭沫若诗达到了高峰。郭沫若的诗奔放浩大,张扬个性,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新诗创作体现时代精神高度,郭沫若达到的高度后人达不到,与郭沫若一起的鲁迅的文章也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后来14年抗战,外敌侵略,国土沦丧,诗人们用诗歌与民众一起进行挽救危亡的时代任务,又达到高峰。这个高峰表现民族自救自强,抵抗外敌,代表是艾青,艾青的《向太阳》《大堰河,我的保姆》《火把》达到了高峰。郭沫若的“天狗,我把月亮吞了,我就是我呀 ”创造一个新的文体,用新的形式表达新的时代;艾青又创造了一个文体,《大堰河,我的保姆》用散文美表达时代。高峰不断被创造,不断出现,100年中,每个时代随着社会处境变化,诗人们的歌唱、写作、呼喊与时代融为一体,以此评价诗人的卓越成就,他们的伟大杰出体现在与时代密切关联,通过自己声音个性的张扬,体现时代、人民共有的情绪。郭沫若、艾青的诗是成熟的。一些年轻人、一些批评家说郭沫若诗不好,他们目光短浅,没有历史感。前辈诗人站在大风浪中,在国土危亡之时呼号,脱离了时代,高峰就不存在。新诗已经达到了高峰,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诗歌艺术,完成了使命。

记 者:上世纪80年代您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引发了关于新诗潮的广泛讨论,对推动中国新诗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文中呼唤“五四”那种自由的充满创造的精神,呼吁对新诗的探索采取宽容的态度。今天来看,是否达到了您当时预期的目标?

谢 冕:我们现在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比发生了变化,那时主张宽容,现在不存在这问题,那时舆论界不宽容,写诗必须用固定的样子、词、主题,自由表达个性的声音就有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诗歌就是个人内心的歌唱,越是个性的越是伟大的、杰出的、有创造性的,诗歌变成号筒、传声筒,就没有诗歌。个人的体验、表达方式当时不被允许,认为古怪,诗歌就是一个人一个样,就是古怪,有创造性。新诗试验者现在被承认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样子去写。

好诗是动人的

记 者:诗歌界对新诗的评价和大众对诗歌的评价有一定的距离,诗歌界认为新诗写得很好了,大众对新诗有质疑、拒绝的态度。您认为判断新诗优劣的标准是什么?

谢 冕:对当前诗歌总体评价我和大众一样,诗歌界不能提供大众心中的诗歌,大众失望,我有同感。诗歌界认为新潮就是好,一味读不懂就是好,诗人们互相吹捧,像皇帝的新衣,大众读不懂,这就是潮流、时尚。我不听这一套,大众有大众的道理。我写过《有些诗离我们越来越远》,我很痛心有些诗离我们很远,自我抚摸,小天地、小格局、小忧愁、小喜欢,沉溺于个人,忘记世界的丰富性、广阔性。诗歌界与大众对诗歌评价有距离,圈子里叫好,老百姓不买账,老百姓觉得诗歌和他没关系。那些诗歌和自己小圈子小快乐有关系,与大悲悯、大关怀、大胸怀没关系,与大欢乐、大痛苦没关系。故作深奥这很要命,走到死胡同中去了,真正的好诗不那么深奥。别拿深奥吓唬人,把老百姓吓唬走了。

大众对诗歌的意见,不能说不懂诗,大众懂得诗歌应该表达心声、情感,唤起情绪激动。好诗是动人的,海子的诗动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把个人情感表达得那么动人,当然要读透海子也不容易,海子的诗内涵非常丰富。

记 者:今天总结新诗的历史教训,重新提出向古典学习,应如何向古典学习?

谢 冕:古典诗和新诗都是中国诗歌的一部分,是中国诗歌从古到今发展的一个阶段,并没有构成和中国诗的断裂,还是中国诗,一脉相承。古典诗是祖宗,诗学传统没断裂,如同唐诗有自己的传统,新诗也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是大传统的组成部分,只是语言发生了变化,古代诗用文言写,新诗采取白话而已。当然要向古典学习,向传统学习,用传统宝贵的东西来滋养今天的新诗。有人说新诗另类,我把它看成像唐诗那样是一个阶段,唐诗是伟大的,新诗也是伟大的,无愧于它的时代,把时代追求和理想表达出来,就是伟大的。

我不主张现代人用旧体诗形式写作,虽然有些人写得不错,但大部分写得不好。现代人没有文言写作的习惯,没有古典文学的背景和素养,写成老干体、民歌体。我也不主张新诗建立新体式,创造新格律体,闻一多、何其芳、臧克家倡导新格律体,没成功。做试验不要改变新诗的格局。

新诗用白话写作后,到现在发展为口语的泛滥,语言非常不讲究,口语化使诗意荡然无存,更谈不上反复体会、咀嚼,一唱三叹。诗是美丽的,不是丑陋的。格律打破后,重要问题是,诗歌文体特点要不要维护?诗歌文体就是音乐性,诗歌是音乐的文学,音乐性去掉,诗不是诗了,是散文,这条线必须守住。诗歌的语言是精炼的语言,诗人的写作不考虑语言、声音、音乐的效果,连节奏感也没有,这个问题非常大。

要完善语言、节奏,写得精炼再精炼,语言浓缩再浓缩,向古典学习炼字炼句,用字妥贴、确切。要守住节奏感,押韵能押也好,不能押罢了。诗歌特点要维护住。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2.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3. 简渝浩:结缘赤水河,酿造习酒梦
  4. 艾伟:酒及诗歌及君子之品
  5. 车延高:酒香里酿出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自然、生活和传统:当下诗歌的基本面向
  8. 来年不再食言,给故乡的秋天一个交代 | 青铜诗选
  9. 薛梦园:习水河畔香四溢
  10.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