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

作者: 2017年04月21日10:45 浏览:1790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它曾经在遥远的郊外。如同一位曾与它邂逅的书生
被帝国的科举,又一次排除在外。
但那一次,命运
用他黯淡的前途换取了一首唐诗的光明

一千多年之后。我在另一个霜天里赶到。
乌啼消失。客船远去。
一盏失眠的渔火
已经被替换为满城闪烁的汽车尾灯。

一座旷野里的寺庙,已经被一座大城
包裹到了它的腹内。
但我知道,每年依旧有人,从它身体的边疆赶来
敲响古老的钟声。

仿佛一个隐喻。
在一个交通堵塞的年代,我们
依旧需要在体内,空出一小片旷野。一座寺庙和一口钟。
以便让迷途的灵魂,找到回返的道路。



周瓒点评:

此诗以一首唐诗名篇——张继的《枫桥夜泊》为典,也或者说是以它为写作的起点,与它进行对话,进而诗的内部处处显示了对照的写法。世易时移,古今寒山寺及其周边景观的已大不相同,古今到过寒山寺的诗人似乎也有相异的心意。现代城市已把古老的寺院“包裹到了它的腹内”。诗人以身体为喻,对人类过度开发土地而造成的当代都市风景的逼仄进行了揶揄。城市飞速膨胀,使得“旷野”不再,而“它的身体”却还有“边疆”,可见城市扩展到怎样的规模!

那么,今天的诗人究竟为何远道而来呢?

《枫桥夜泊》中,并未交代诗人张继是否到过寒山寺,他只是夜泊枫桥,在船中(客船)听到远处的钟声,那钟声与他是有一段距离的。现如今,汽车代替了舟船,交通堵塞阻隔了顺利通往寒山寺的道路。所以,《寒山寺》中的诗人与寒山寺也有了一段距离,他是欲往行之而不得。由此,寒山寺成了一个隐喻,代表了令人向往之地,因为我们依旧需要在人的体内辟出精神的旷野,好让灵魂在其中“找到返回的道路”。诗的结句点题,虽略显直白,但也不失感染力。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