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汤华魁
加入时间:2017-03-26
诗人简介

本人曾经从事交通企业技术管理工作多年,爱好文学、诗词、对联及书法。现为岳阳市老年书法协会会员。曾在报刊杂志发表过文学、论文、诗词和对联等。

粉丝
关注

抹不去的记忆

抹不去的记忆

2001年武汉聚会时初稿,2015年聚会前夕修改。

 

随着日易远去的日月星辰,

我时刻记得那

五十五年前

入学时的光景。

 

我们同时读完中学,

便一同跨进了河校的大门。

我们来自湖南、湖北,

苏州、南京,

从五湖四海

汇集到了沙湖之滨。

 

我们曾一同列队进餐,

又一起围桌点名;

一同去东湖戏水,

还一起去吃三层楼的油饼。

 

我们曾一同听何炯讲语法修辞,

一起听张老讲微分和积分;

也曾一同学主视、俯视和仰视,

又一起去干车工、钳工和锻工;

我们曾一同学了物理、化学,

又一起学习自由、蛙泳。

 

正当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

却谁知天有不测“风云”。

我们被一同卷入历史的旋涡,

一起参加了“文化大革命”。

 

我们的学业尽管耽误,

但我们也各有所能。

我们有跑百米的兰珍、绪藻,

还有彩娣、福珍;

更有宗强吹笛、祥生拉管,

也有衡山玩武、金华举重;

曾记得家昶“溜底”,

也记得常森45度吊中。

 

还记得有人走路都念“英格里西”,

也记得有人要学列宁和拿破仑;

我们当然记得老古董的书法精妙绝伦,

也记得老夫子的考古博大精深,

更记得老先生的举止学问战战兢兢。

  

近五年的在校时光,

我们不仅学会了物理化学,

更学会了在水中

如何“自由”地“蛙泳”;

也学会了单杠、双杠,

扶铃和哑铃,

更学会了如何“空中飞人”、



漫长的在校时光,

当然也时常会有一些这样

或者那样难过、

或难忘的过程。



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上军体时,

有人把手榴弹丢去砸了自己的脚,

更记得有人把它丢成倒栽葱;

记得“称砣”“嘴巴”的误会,

还有三大马棒的招摇过市

和时常的霸道蛮横;

有的过于老于世故,

也有个别太过老练深沉;

不谙世事的“小湖南”

就只能无奈地懵里懵懂。



我们当然还记得:

有人喜欢路边的野花,

于是大家一起拆过他女人的来信。

也记得大概是由于列宁和拿破仑的附体,

有人居然能在九江的深秋季节

跳水逃轮。

记得有人好像犯过单相思,

成天如同害了大病;

更记得还有人干脆回家结婚。



近五年的在校时光,

尤其是入学初期的青涩,

使我不得不时常陷入迷茫和困顿。

家昶的仗义执言,

曾经为我化解霸道于无形。

 

我也清晰地记得:

由于无钱回家,

第一年春节

“秤砣”就带着我在学校打工。

还有许多来自“秤砣”的关照,

我至今都记忆犹新。

 

还有小年轻的帮忙,

老肥的病床探问,

还有邱老师曾经细心地

为我缝补长裤......

这些都无不永远使我

感激涕零。

 

我当然也还清晰地记得

上铺的老兄,

我和你一同

不知打死过多少臭虫。

还有同座的兄弟、

和同座的女生

第一排的我们

也不知一起吃过多少粉尘。

 

五年的在校时光

男生们遗憾地是

为何让不多的肥水

都流向了别人的家门!

而女生们也应该值得唏嘘的是:

那时的我们

男女之间

却为何都老死不相往来,

也为何根本不闻不问。

 

四十个学子,

如四十个精灵;

都有拿手的把戏,

也都愿梦想成真。

 

当时间进入七十年代,

我们尽管依依不舍,

但又满怀企盼地、

跨出了河校的大门。

 

我们又重新回到了

湖南、湖北,

江苏、南京,

分到了长江沿线的

工厂和港口;

一同虚心地接受“再教育”,

一起老老实实地学习做工,

 

那时,

尽管我们的手上磨起了老茧,

哪怕皮肤晒得漆黑,

而我们却无怨无悔、

义无返顾地

和工人阶级培养“感情”。

 

时间的流失,

实践的锻炼,

我们当然也各有各的前程。

 

有的少有积蓄,

而大多则身无几文。

我们有的已被提拔,

有的正在高升;

有的红得发了紫,

有的摇身一变、

成了商人。

 

有的继续求学,

以图改换门庭;

有的进了科研单位,

并且已经学术有成。

 

也有个别不安分的分子,

不是去挖墙角,

就是去偷情,

最后落得个千古骂名。

 

有的成了市级鱼商,

也有的成了单相思的牺牲品;

有的还走向极端而无法自拔,

不得不成了野鬼孤魂。

 

我们中的大多数,

不但老实做事,

而且本分为人。 

一分收获,

来自一分耕耘;

皇天不负有心人,

辛苦的努力,

也能换来事业有成。

 

中科院里有我们的名分,

厅局级干部里

有我们的学友,

教授队伍里

有我们的身影。

什么黄科长、蒋科长,

这处长、那局长

我们班也不乏其人。

 

回顾那逝去的岁月,

当然会有些许伤感;

尽管我们青春已不再,

头发已花白,

但最怕失去的、

是一颗年轻的心。

 

漫长岁月的磨砺,

无情社会的洗礼,

不得不使我们有许多的感慨  

和无数的领悟。

 

红道也好,

黑道也罢;

名场自然风光,

利场也要命运。

 

尔虞我诈、

诈干的往往是自己;

你挤我斗、

斗垮的常常不是别人。

 

是你的溜不掉,

不是你的莫强求;

伸手要不得,

弯腰不捡文。

 

拼命做学问,

努力搞钻研;

安安稳稳能长久,

平平淡淡才是真。

 

分别五十载,

弹指一挥间,

我们虽无法再去同吃、同住,

也无法再去同学、同行;

虽无法找回昔日的倩影,

也无法把白发转青。

我们却能借助网络,

听从群主的召唤,

重聚武汉,

化距离为零。

一起诉说衷肠,

一起摆摆龙门。

期盼幸福的聚会,

也不枉都出自同一校门!

 

四十个学子,

如四十个精灵;

各有各的理想,

都已美梦成真。

 

晚年少问春秋事,

快慰修身澹泊心;

漫步人间无恼怒,

再来半甲笑当今。

抹不去的记忆

抹不去的记忆

2001年武汉聚会时初稿,2015年聚会前夕修改。

 

随着日易远去的日月星辰,

我时刻记得那

五十五年前

入学时的光景。

 

我们同时读完中学,

便一同跨进了河校的大门。

我们来自湖南、湖北,

苏州、南京,

从五湖四海

汇集到了沙湖之滨。

 

我们曾一同列队进餐,

又一起围桌点名;

一同去东湖戏水,

还一起去吃三层楼的油饼。

 

我们曾一同听何炯讲语法修辞,

一起听张老讲微分和积分;

也曾一同学主视、俯视和仰视,

又一起去干车工、钳工和锻工;

我们曾一同学了物理、化学,

又一起学习自由、蛙泳。

 

正当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

却谁知天有不测“风云”。

我们被一同卷入历史的旋涡,

一起参加了“文化大革命”。

 

我们的学业尽管耽误,

但我们也各有所能。

我们有跑百米的兰珍、绪藻,

还有彩娣、福珍;

更有宗强吹笛、祥生拉管,

也有衡山玩武、金华举重;

曾记得家昶“溜底”,

也记得常森45度吊中。

 

还记得有人走路都念“英格里西”,

也记得有人要学列宁和拿破仑;

我们当然记得老古董的书法精妙绝伦,

也记得老夫子的考古博大精深,

更记得老先生的举止学问战战兢兢。

  

近五年的在校时光,

我们不仅学会了物理化学,

更学会了在水中

如何“自由”地“蛙泳”;

也学会了单杠、双杠,

扶铃和哑铃,

更学会了如何“空中飞人”、



漫长的在校时光,

当然也时常会有一些这样

或者那样难过、

或难忘的过程。



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上军体时,

有人把手榴弹丢去砸了自己的脚,

更记得有人把它丢成倒栽葱;

记得“称砣”“嘴巴”的误会,

还有三大马棒的招摇过市

和时常的霸道蛮横;

有的过于老于世故,

也有个别太过老练深沉;

不谙世事的“小湖南”

就只能无奈地懵里懵懂。



我们当然还记得:

有人喜欢路边的野花,

于是大家一起拆过他女人的来信。

也记得大概是由于列宁和拿破仑的附体,

有人居然能在九江的深秋季节

跳水逃轮。

记得有人好像犯过单相思,

成天如同害了大病;

更记得还有人干脆回家结婚。



近五年的在校时光,

尤其是入学初期的青涩,

使我不得不时常陷入迷茫和困顿。

家昶的仗义执言,

曾经为我化解霸道于无形。

 

我也清晰地记得:

由于无钱回家,

第一年春节

“秤砣”就带着我在学校打工。

还有许多来自“秤砣”的关照,

我至今都记忆犹新。

 

还有小年轻的帮忙,

老肥的病床探问,

还有邱老师曾经细心地

为我缝补长裤......

这些都无不永远使我

感激涕零。

 

我当然也还清晰地记得

上铺的老兄,

我和你一同

不知打死过多少臭虫。

还有同座的兄弟、

和同座的女生

第一排的我们

也不知一起吃过多少粉尘。

 

五年的在校时光

男生们遗憾地是

为何让不多的肥水

都流向了别人的家门!

而女生们也应该值得唏嘘的是:

那时的我们

男女之间

却为何都老死不相往来,

也为何根本不闻不问。

 

四十个学子,

如四十个精灵;

都有拿手的把戏,

也都愿梦想成真。

 

当时间进入七十年代,

我们尽管依依不舍,

但又满怀企盼地、

跨出了河校的大门。

 

我们又重新回到了

湖南、湖北,

江苏、南京,

分到了长江沿线的

工厂和港口;

一同虚心地接受“再教育”,

一起老老实实地学习做工,

 

那时,

尽管我们的手上磨起了老茧,

哪怕皮肤晒得漆黑,

而我们却无怨无悔、

义无返顾地

和工人阶级培养“感情”。

 

时间的流失,

实践的锻炼,

我们当然也各有各的前程。

 

有的少有积蓄,

而大多则身无几文。

我们有的已被提拔,

有的正在高升;

有的红得发了紫,

有的摇身一变、

成了商人。

 

有的继续求学,

以图改换门庭;

有的进了科研单位,

并且已经学术有成。

 

也有个别不安分的分子,

不是去挖墙角,

就是去偷情,

最后落得个千古骂名。

 

有的成了市级鱼商,

也有的成了单相思的牺牲品;

有的还走向极端而无法自拔,

不得不成了野鬼孤魂。

 

我们中的大多数,

不但老实做事,

而且本分为人。 

一分收获,

来自一分耕耘;

皇天不负有心人,

辛苦的努力,

也能换来事业有成。

 

中科院里有我们的名分,

厅局级干部里

有我们的学友,

教授队伍里

有我们的身影。

什么黄科长、蒋科长,

这处长、那局长

我们班也不乏其人。

 

回顾那逝去的岁月,

当然会有些许伤感;

尽管我们青春已不再,

头发已花白,

但最怕失去的、

是一颗年轻的心。

 

漫长岁月的磨砺,

无情社会的洗礼,

不得不使我们有许多的感慨  

和无数的领悟。

 

红道也好,

黑道也罢;

名场自然风光,

利场也要命运。

 

尔虞我诈、

诈干的往往是自己;

你挤我斗、

斗垮的常常不是别人。

 

是你的溜不掉,

不是你的莫强求;

伸手要不得,

弯腰不捡文。

 

拼命做学问,

努力搞钻研;

安安稳稳能长久,

平平淡淡才是真。

 

分别五十载,

弹指一挥间,

我们虽无法再去同吃、同住,

也无法再去同学、同行;

虽无法找回昔日的倩影,

也无法把白发转青。

我们却能借助网络,

听从群主的召唤,

重聚武汉,

化距离为零。

一起诉说衷肠,

一起摆摆龙门。

期盼幸福的聚会,

也不枉都出自同一校门!

 

四十个学子,

如四十个精灵;

各有各的理想,

都已美梦成真。

 

晚年少问春秋事,

快慰修身澹泊心;

漫步人间无恼怒,

再来半甲笑当今。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