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网杯“美丽河北,名村古镇”网络诗赛作品推介
特等奖:《梁思成出正定记》
梁思成出正定记
孟醒石
1
残月如尖刀,高高在上,不过是庙堂刀笔吏
古树似龙钟,垂垂老矣,仍然是人间太史公
在正定县隆兴寺,许多上千年的国槐和侧柏
依旧饱蘸着雨水,在风中奋笔疾书,直到乌云烧透
才写就半部中国通史——根植于唐宋,成长于元明
衰落于晚清,涅槃于民国。历经无数战火硝烟
有的头早被斩断,树荫仍护佑子孙,枝桠总指向苍天
还用史笔,记录下一位青年心中的惊雷与闪电
2
最初那道闪电,来自于骨头的裂缝
22岁的梁思成,去天安门广场参加“国耻日”活动
被军阀的汽车撞倒,右腿骨折,脊椎受伤。西医的接骨术
暗合木作古老的卯榫结构,而汉字的间架结构更硬
读书人,处乱世,不懂隐身术,竟然落下终身残疾
有人忍气吞声,不过苟活了八九十年
有人巧言令色,不过写了几段鬼狐传
他却踌躇满志,在断壁残垣的年代,参加营造 学社
欲以残疾之躯,在废墟之上,树立一部建筑史
众人皆笑他,痴!“除非朝代不由风雨来断,螳螂举起
柳叶刀,蟋蟀掌握话语权。”唯有林徽因一路相随
留美,赴欧,东北,华北。让他这个榫头对上 了卯眼
古典建筑法式,营造出现代爱情的凄美
3
榆关抗战爆发,隆隆炮声离北平越来越近
总有一台打夯机在拍他的脑袋,猛劲把他往土里摁!
频繁的节奏,与心跳对应,响一次,他的记忆
便被埋没一寸——最疯狂的侵略,是篡改历史:
让后羿忘掉射日,变成后裔;让汉字忘掉筋骨
变成假名;让天坛忘掉栋梁,变成地狱……
“要走还是趁这时候走”再不去,就来不及了
1933年,兵荒马乱的人间四月天,告别亲爱的林徽因
沿着平汉铁路,向正定奔去。满车武装人员在逃难
像是从北宋,逃往南宋!哀伤比锈病的闷罐火车还长
直到看见正定巍峨的古城墙,记忆便如城墙上的荒草
被一场大雨激活。原来,上苍早在每位国人的体内
修筑城墙。用月亮,把内心深处的粘土一层层夯实
历史越久,废墟越厚,城墙越高
侵略者来了,也会被困在自己的围城中
4
在隆兴寺东厢房,安顿好后,已然黄昏
梁思成开始初步游览,蝙蝠翻飞,在前面引路
慈氏阁“下檐全部毁坏”像经卷的页眉,被火焰烧毁
残缺的经文,成为记忆的灰烬,落入“惨淡的暮色”
慈氏阁内最下几级楼梯已经没有了,他便徒手 爬上去
上层木地板也不见了,一脚踩空!幸亏月光托举住他
才没有坠落。“战战兢兢看了一会儿,大失所望”
越过院子,看见阿弥陀佛,寄居在转轮藏殿屋檐下
不禁相对失笑。佛笑他的执着,他笑佛的落魄
不远处,有几个木匠忙着钉殿顶上的望板
原来是方丈纯三,正在主持重修大悲阁
乌鸦快要来了,燕雀即将无枝可依,修好又有何用?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纯三说:
“从春秋战国的东垣城,到今日正定城,演变的历程
就是不停地在毁坏、修复、重建。越是乱世
越要营造。亟需重修的不仅是记忆,还有人心”
5
次日六时,被晨钟唤醒,昨日的疲乏顿然消失
梁思成详游全寺。转轮藏殿前,阿弥陀佛笑脸相迎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醍醐灌顶!他不顾一切
爬到地板坍塌的楼上,发现“与《营造法式》
完全相同的斗拱!”梁思成的脊椎受过伤
知道脊柱,由三十三块椎骨连接而成
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可保护内脏
支持躯干,奔跑、跳跃、拥抱、欢爱、反抗、斗争
斗拱就是古建筑的脊椎,承载了庙堂和民间的屋顶
支撑起华北的天空!不过一夜之间,梁思成对正定
前倨而后恭:“精美雄奇的构造,使我们高兴到发狂”
6
材梁斗拱上的尘土,几十年不清扫,积淀了两三寸厚
为了掌握精确的尺度,梁思成测绘时爬上爬下, 变成
灰头土脸的扫地僧。“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从隆兴寺到阳和楼,从府文庙到县文庙
天宁寺木塔、临济寺青塔、广惠寺花塔,开元寺砖塔
在梁思成画笔下,一座座古建筑露出法相庄严的真容
他“心里惦记着滦东危局,担心北平,被残暴的敌军
炸成焦土”必须在娑婆世界逆流而上,早日返回北平
不只是为了林徽因,还有明清故宫,整个华北和华东
“出正定,为的是,将来更好地回来!”想到这里
不禁加快速度,来不及测绘的古建筑,就拍成照片
其中一幅照片,梁思成成了“梁上君子”,爬到转轮藏殿
顶部,与斗拱合影,恰巧与“林下美人”的传奇对应
7
梁思成出正定后,不久又带着林徽因回访正定
林徽因向来不畏流言蜚语,怎怕泥垢灰尘
她替残疾的梁思成爬上顶棚,站在腐朽的梁椽上测绘
像摩尼殿“倒坐观音”一样美,高悬在世人的偏见中
“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他们从正定出发
没有回头,山西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赵州大石桥……
夫妻二人,在穷乡僻壤四处奔波,住鸡毛小店坐骡车
一个患有脊椎痼疾,一个身染肺病沉疴
与侵略者的飞机坦克赛跑,考察了大半个中国
如今,他们绘制的图纸和照片就挂在正定梁思成纪念馆中
如今的古城,正按他们留下的法式、史料
规划、营造,修旧如旧,不断焕发新生……
如今,梁思成与林徽因,已经成为古城记忆的一部分
提到他们,就想起那个灰头土脸的扫地僧
那个惊世骇俗的“倒坐观音”
那个阿弥陀佛头顶,雄奇的斗与拱,暮鼓与晨钟
爱到深处也无声
——解析孟醒石长诗《梁思成出正定记》史诗特色
李晓妮
中国诗歌网杯“美丽河北,名村古镇”诗歌大赛是一次质量很高的诗歌活动,前不久,我对大赛特等奖获得者艾蔻长诗《白求恩与黄石口村》艺术能量进行了解析,昨天,又有幸得到另一位特等奖作者孟醒石的长诗《梁思成出正定记》,使我又受到了一次强烈的审美震撼。艾蔻和孟醒石的获奖作品,都是长诗,都取材于现代史上著名人物以及生活地域,两首长诗都有较深刻的历史文化深度,但诗歌风格和个性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艾蔻的长诗在审美细节上经营得更多一些,而孟醒石长诗《梁思成出正定记》则侧重于历史素材的整体把握,把更多的笔墨放在冷静的叙述上。可以说,两位获得特等奖的作品,像是双子塔互相映照,是此次诗歌大奖赛的动人风景。
把孟醒石长诗《梁思成出正定记》和对艾蔻长诗《白求恩与黄石口村》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孟醒石诗歌的史诗特点更鲜明一些,有着浓浓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性格张扬。史诗不是历史教科书,不是传播知识,而是通过个体反映共体,呈现鲜明的民族性格。孟醒石长诗《梁思成出正定记》所截取的“诗歌事件”发生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正定县,叙述的主体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在日寇全面侵华前抵达正定县,对此县境内的寺院建筑等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开掘。作者通过梁思成这个文化人物的文化行为,彰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中华民族的不可征服的精髓。从历史素材来看,孟醒石长诗《梁思成出正定记》截取的历史长度仅仅是抗战前的一段,但是长诗抵达的文化长度,却可以投影到中华文化的发生发展,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审美享受和历史文化思考。
孟醒石长诗《梁思成出正定记》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主题,但从艺术表达来看,作者却回避了直接抒情,而是用了侧笔,曲径通幽。作者的这首长诗没有描写正面战场的中国军人与日本侵略者的血拼,而是把笔墨集中到中国河北正定县的隆兴寺,“根植于唐宋,成长于元明;衰落于晚清,涅槃于民国”,可以说,一个寺院的历史,承载了半部中国通史。隆兴寺有跌宕起伏的命运,就如跌宕起伏的中国,有过强大和辉煌,也有被人欺负的历史,但她一直是根深叶茂的,即使是遇到短暂的低迷,也会自己从低谷里走出来,再次兴旺。人如事,事如人,诗歌里的梁思成就是这样的人物,他的血脉的温度和中华民族的温度是相通的,梁思成身体内部是一颗热爱中华文化的赤子之心;梁思成身体的骨骼,因为“去天安门参加‘国耻日’活动/被军阀的汽车撞倒,右腿骨折”,这样,梁思成的身体略有残疾,但是爱国之心,天地可鉴。正是因为梁思成具有强大的气场,才能在战争欲来风满楼的时候,像一只骄傲的海燕,从北平飞到了文化古城正定,在“兵荒马乱的四月天,告别亲爱的林徽因/沿着平汉铁路,向正定奔去”,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临危不惧的梁思成,是一位心中有中华文化根系的梁思成。梁思成尽管知道旅程艰难,他依然前往。因为正定县有民族文化的脉搏,宗教寺院里隐含着天地人之间的和谐。
在笔者的阅读中,凡是史诗,都有明晰的结构。窃以为长诗的结构大致上有两种,一种是内在结构,另一种是外在结构,前者作者在场,以“我”为中心进行叙述和推进,主观抒情性要强一些;后者则是在历史事件的影响下,在时空移动之中呈现真理之光,冷静叙述的色彩也更浓一些。写长诗的诗人在写作实践中,往往会把热烈的抒情和冷静的叙述相结合,互相缠绕,否则,就会出现“散文化”的尴尬。孟醒石是一位有实力的诗人,在《梁思成出正定记》中,虽然整体上是冷静叙述的,但每一节都含着抒情,如在第一节,“还有史笔,记录下一位青年心中的惊雷闪电”,彰显了民国年间爱国青年的热忱。在第二节,“留美,赴欧,东北,华北,这让他的榫头对准了卯眼/古典建筑法式,营造出现代爱情的凄美”,这就表现出一位爱国学者和中华民族母体血肉相连的关系,以及母子之间爱的博大。第三节“记忆如同城墙上的荒草/被一场大雨激活/原来,上苍早在每位国人体内/修筑长城”,抒发了传统文化的坚韧性和群众性,文化即人,人即文化,每位国人站在侵略者的刺刀前,就是一排排不倒的长城!第四节,“越是乱世,越要营造/急需重修的,不仅是记忆,还有人心”,这就强调了人心建构的重要性。第五节,“斗拱就是古建筑的脊椎,承载了庙宇和民间的屋顶/支撑起华北的天空!”就完成了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延伸,呼唤民众重建长城!第六节,“顶部,与斗拱合影,恰巧与‘林下美人’的传奇对应”,完成了对林徽因和梁思成之间爱情的赞颂。第七节,“与侵略者的飞机坦克赛跑,考察了大半个中国”,彰显了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妻为了保护祖国文物,而将生死置生度外的献身精神。
在史诗写作中,有正笔,也有侧笔。史诗的主体叙述是正笔,在史诗中穿插其他“零部件”即为侧笔。作为一首优秀的长诗,主笔和侧笔总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孟醒石显然深谙此道,在长诗《梁思成出正定记》使用了引用、诠释、画外音、心理探究等表现手法,把主体叙述衬托得更加丰满,诗歌意象精彩纷呈。如长诗的第二节有对生命价值的议论,“有人忍气吞声,不过苟活了八九十年/有人巧言令色,不过写了几段鬼狐传”,由此,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呢?作者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通过梁思成对中华文物的痴爱以及保护实践,对生命的价值已做答。还有长诗的第二节中,作者在表现异族的文化侵略时,用“移情”手法,再现了梁思成的忧国忧民的心理状态,“总有一台打夯机在拍打他的脑袋,猛劲地把他往里/频繁的节奏,与心跳对立,响一次,他的记忆/便被淹没一次”,可以说,外敌压迫的紧张感,激发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的勇敢和无畏,梁思成感到,再不去正定就来不及了,于是,毫不犹豫地奔赴正定。
孟醒石长诗《梁思成出正定记》的主体叙述是写实的,写出了爱国知识分子梁思成在抗战期间奔赴正定进行文化保护的来龙去脉,但在人物和正定文物的命运上,则不动声色地运用了暗喻和象征。比如主要人物梁思成,他的脊背是受过伤的,但他用伤痛之体去致力于保护古建筑的工作,用生命个体感应了中华母体的巍峨。再就是对正定寺院斗拱的描写,提示读者,精美的建筑,即使是未被外敌毁坏,也会在时光中破损,需要及时修复和重建。孟醒石长诗《梁思成出正定记》对于民族文化的爱,是博大的正能量,犹如长江黄河一般宽阔,在这样的主格调之外,作者还精心营造了另一种感人的爱——男女之爱,诗歌里一直流淌着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汩汩流淌的爱情溪流。长诗里的男女之爱,就是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夫妻之爱,二人之间的爱,不仅在于郎才女貌,不仅在于两人均有扎实的文化底子,而在于双方用爱情互相取暖和擦亮;当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需要献身和牺牲,毫不犹豫地把自我奉献……于是,爱情就得到了更加美丽的印证和升华。林徽因支持丈夫的工作,从第一次支持他到正定,后来又陪着丈夫再赴正定,二人在正定经历了简陋的生活,“在穷乡僻壤四处奔波/住鸡毛小店坐骡车”,不停地整理古建筑的法式、史料,做出维护古建筑的规划和营造……在这个过程中,夫妻俩心心相印,共返母体。夫妻俩尽心保护的哪里只是古建筑群,分明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啊。
一首优秀诗歌的诞生不是偶然的,除了作者的悟性外,还有民族的文化基因沉淀和实践意义上的宗教精神。诗人孟醒石在诗歌的第六节涉猎到了宗教文化“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笔者由此想到了“不死不灭,不缺不圆”八个字,以作为对这首优秀诗歌的回音,感谢作者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为我们提供扎根于中华沃土的优秀诗歌,使得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长期保持敬畏,进而产生发扬光大的历史责任感。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