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占春:杂事中的永恒(泉子诗歌评论)

作者:耿占春   2017年01月23日 21:07  中国诗歌网    382    收藏

泉子的诗是一个沉思者的诗。这个沉思者不是一种摆脱日常经验内涵的先验主体,而是一个处在纷繁的现象世界和交往语境里的经验主体。他谦逊的将自己的诗集命名为“杂事诗”。确实,泉子的诗写到各种各样的日常事务和感受,这些诗因其中所蕴含着的日常情境而显得亲切,但远非杂事所能够穷尽,他的用意亦不在于此。泉子的诗一般而言并不在经验世界和经验主体的沉思之外追求存在论的神秘主义或其他凌虚蹈空的神秘性,也没有像“先锋试验”那样把文本推向极致自我隐身而去。我们能够在泉子的诗中听见一个人的内心省思、疑惑和友人似的言谈,和他努力在遭遇着时代风暴裹挟之际成为一个经验主体的意向。作为一个自觉和成熟的诗人,泉子也知道内在感知与经验世界之间的差异,洞悉经验主体与语言表达主体之间的非同一性,而且也通晓符号表达的非确定性与意义的延宕,因此,他也能够在日常经验的表达中,把意义指向不在场的事物和缺席的时刻。


  1

  一首诗怎样从一个时刻出现?一个地方、一种物、一件事的叙述怎样就接近了一首诗?诗歌与日常生活和寻常之物如此接近?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泉子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范例。我们且看诗人眼中的“白堤”如何呈现:


  白堤从水墨画面中最素雅的一笔回到了烟火中的尘世
  人群恢复了流动,就如柳枝在披拂中,在水面深处的生长
  我依然怀想着那烟雨中虚无的写意
  但同样感激于白堤在这一刻的真切与完整
  西湖一览无余 
  它在这里,或者从来不在(《白堤》)


  西湖白堤,已与无数的艺术对它的表现融为一体,真实的烟雨也无法与水墨脱尽干系,历代画家与诗人的语言已经与事物自身的语言相熔融。诗人不想无意识地重复艺术的表现,而是将之自觉地混淆在一起,但我们却目睹了一种“看”的分化的过程,这是一种重新区分,诗人对目光的一种提醒:他怀想着艺术“虚无的写意”,更感激此刻事物自身存在的“真切与完整”。

  每一种经验都处在它的瞬间发生状态和一种日常的重复性结构之间。出于实用性和便利,我们关注的是经验的重复结构,这构成了我们的常识和对事物的日常印象;惟有出于对经验的意义感知我们才注重一种经验的特殊呈现方式。在关于白堤的诗中,也同时存在着经验的瞬间呈现与经验的重复结构。前者突出了经验中的诗性瞬间,后者提供了理解经验的参照。一首写物或咏物诗就像是物的瞬间呈现相对于事物的重复结构的偏离过程的观察。《雨后的白堤》的观察渐渐将事物本身与其艺术的表象升至更加神秘的经验层面——


  雨后,游人们重新聚拢过来
  在修长的堤岸上
  就像黄宾虹在一张素白的稿纸上
  不断添加的线条
  相对于人的形体,他们更像是那些沿着堤岸蔓延的青草
  在雨后,它们从匍匐的大地上重新直起了身子
  他们更像一些雨滴,被画家的笔触凝固在与大地相触的一瞬
  或者,他们是诗人用他的思辨之力
  为我们描绘与显现的大雨从大地重回天空的另一段更为艰难的旅程


  这是一个地点、一个事物在艺术中的发生方式的显现,惊叹的体验带来了一个地点向着它的诗性转化。对白堤的描述不是完全忠实地出现在一种再现性的结构里,更像是一种目光从艺术作品的表意对象转向事物自身的过程,但最后的时刻又发生了一种折返:“他们是诗人用他的思辨之力/ 为我们描绘与显现的大雨从大地重回天空的另一段更为艰难的旅程”。诗人对自然的感情中似乎早已蕴含着对艺术的赞美,或许是,作为艺术评论家的泉子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已深深地融进他对现象世界的感知。

  在关于一位艺术家的诗中,他说:


  我喜欢倪云林笔下的亭子
  寂寥、空濛、罕见人迹
  以致于
  我每次经过孤山北麓那些古旧的凉亭
  都会把脚步放地再轻一些
  或许,我终将发明出一种轻
  一种比轻更轻的抵达或相见
  以不惊扰到这千年的寂静(《倪云林》)


  泉子已经发明了一种语言中的“轻”,一种语言中的“寂静”,借以呈现在稍稍嘈杂一些的氛围中就会逃逸我们视线的事物,他的诗捕捉和呈现着地点、空间、可见物。然而泉子的诗又时常揭示出一个地点中隐秘的空间,将目光转向可见物中的不可见性,其中包含着对事物与世界的一种睿智的“直觉中的洞察”:


  每一棵树都是一条直立的河流
  那么,一座茂密的森林是什么?
  是那密布而鼓胀的血管支撑起一个身体的全部吗
  当你与一只野山兔翻越一个山脊
  意味着两座森林共同完成了在几个世纪之间的移动与迁徙
  一个肉体的终结
  又意味着什么
  是整座森林的覆灭?
  是无数河流的干涸与喑哑?
  而当你在微风中浮动的绿叶上
  找到一条河流的出口
  你又一次惊讶于   
  将松柏植于墓穴之上的古人
  那直觉中的洞察


  在描述着关于地点、空间与可见物的时刻,泉子同时也在提醒着那些躲避可见性的东西,那是事物的存在逻辑中隐秘的一面:“每一棵树都是一条直立的河流/那么,一座茂密的森林是什么?”他这样把看引向看不见的事物,一个人和一只野山兔,是两座森林;他这样在隐喻逻辑中推论,一个肉体的终结,是否意味着整座森林的覆灭和无数河流的干涸?人与野山兔,森林与河流,树木与逝者,在无法区分的内在世界沉思还是森林与山脊之中的漫游的时刻,无数不相似的事物都在“直立的河流”的表象中融汇在一起。他取消了区分,以便看见没有表象的事物,或赋予事物之间最隐秘的联系以表象。

  泉子的诗总在发出一种指向确信的疑问,到底什么从我们的目光中逃逸,什么始终在场而又始终缺席?由一种物象的描写渐次扩展向生命的隐秘层面似乎已经成为泉子的一种感知方式——

  

雨落在我的身上
  落在青翠的山谷
  落在幽静的溪涧
  落在绵长而仿佛无尽的
  这生命的次第相续中(《雨落下来》)


  他摹写着雨,摹写着一个渐次扩大的空间,然后把我们的视线转向不可见的——“这生命的次第相续中”。泉子对日常生活的感受、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具有“一种真实的心醉神迷”的沉思属性,因此具有了“一种赋予庸常的生活以神奇的能力”(《杯子》)。“一种持续的注视”灌注着泉子的诗歌,并由此带给我们近似神迹的“神奇”——


  如果你一直俯视——
  那么,万物那共同的蔚蓝并非作为一处圣迹而得以显现
  那么,你终将理解
  你见证的,并非是俯视或者仰望给予你的力量
  而是一种持续的注视终将带给我们的神奇(《并非是俯视或者仰望给予你的力量》)


  2

  与描写可见的事物直至揭示其不可见的隐秘层面相比,日常生活中的事务显得离诗更为遥远。当诗人的目光转向个人化的、偶然的经验世界的时刻,一个诗人的感知能力将受到最严格的检验。因此,诗歌的生手往往选择回避对日常性的描写。在泉子这里,一首诗拥有从生活的某个具体时刻的发生方式,生活的许多个时刻,许多种杂事,都能够企及诗。《亲爱的》展现的是一次潜在的对话,或一个独白,一首诗就是这样从日常伦理情境中次第生成:


  “小时候的每个夜晚,我都是抱着外公的脚入睡的”
  在另一个深夜,阿朱的眼泪濡湿了我的胳臂
  “每一个夜晚都是那样的温暖,外公说我是他的小棉袄
  但那只温暖的脚,那个整天将‘亲爱的’挂在笑容中的亲爱的人去了哪里?”
  她把我搂得更紧、更紧,她的眼泪濡湿了我的肩膀,我的胸口
  “即使此刻如此坚实的胳臂依然会在某一天化为虚空
  即使此刻如此满盈的拥抱,都终将在某一天化为无有”


  这首诗略嫌伤感些,然而却赋予日常性以有限性的背景而意蕴深远。日常的、短暂的,一次性的、偶然的,因为这样的经验与存在终将化为乌有而成为一个情感的伤痛,成为记忆与怀念之谜,成为一个宗教的和哲学的问题。在被泉子的“轻”的语言,“寂静”的语言所碰触的时刻,它们化为一首诗。《一个清晨》更显克制地叙述在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中挖掘了生活的隐秘意义。


  一个清晨,母亲在厨房中的沙锅沸腾的间隙
  向我回顾她的人生
  那是一次又一次的后撤连缀起的生命的轨迹
  但并非失败的,如果失败指出的是
  秋日的阳光拂过树梢时
  一种类似于对温暖的感受力在岁月持续的积淀中
  最终的丧失,
  同时,她坦露她曾经的不平
  甚至是愤怒,而在灶台上的火焰熄灭之前
  她说出了因她曾经的愤怒与不平
  而在这一刻挥之不去的羞愧与歉意


  这是家庭戏剧中如此常见的一幕,似乎每个人都与之似曾相识,母亲向孩子吐露了长期埋在心底的秘密。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德性与事功,不需要郑重的场合,也不需要书写,她们常常就“在厨房中的沙锅沸腾的间隙”向自己身边的孩子偶然倾诉一生的心事,“在灶台上的火焰熄灭之前”平息了往昔岁月曾经的愤怒,化为一个人晚年隐藏在歉意之中的仁慈。这一刻的歉意如同充满挫折的人生最终尊严的恢复,如同“秋日的阳光拂过树梢时”,“一种类似于对温暖的感受力”并没有在饱经沧桑之后丧失。这首诗写得如此清晰、洁净、克制而语境深远,就像置身于秋日清晨的阳光之中。

  一个人晚年回望中的“羞愧与歉意”,似乎是一次温和的自我审判,如同生活的一次完成。而《十年》一诗显然涉及到诗人个人情感的隐秘感受,他说,“十年了,我只字未提/并非因为遗忘”——


  是的,你一再的犹豫与迟疑曾给予我的羞辱
  依然会在一些回望的雨夜持续地抵达我
  但它们已失去了刀刃之上的锋芒与力量
  它们更像一些结痂之后留在皮肤上的伤痕
  无言而触目
  不,不是抱怨
  而我已经有足够的沧桑与平静
  就像一条河流在它与大海的连接之处


  “足够的沧桑”带来了“平静”,人总要渐渐开阔,以便使苦痛、蒙羞以及不平之气得以缓解,就像河流终于抵达了“它与大海的连接之处”。是沉思者心中生成的“河流”的隐喻所带来的开阔的心智?还是自我的消失的一个隐喻、人与物化的一个非我化的醒悟?此刻,没有语言中的隐喻就像人生最终没有领悟的契机一样。

  诗人在《羞愧》中再次写到这一感受的时候不仅深刻触及了一种道德理念,而且已经完成为一个哲人的回答:


  那个接近于完善的人
  他一定不会作为一个单独的人来到我们中间
  他是无数的人,经过了绵长而世代相继的努力
  经过持续不绝的奉献而得以呈现的优美的面容


  我们的情绪总是与一个人、一个故事有关,我们的感知总是与一个环境、一个时代有关,这就是一首诗与日常生活事务的一个连接点。泉子有时转而去描述那充盈我们内心的情绪,而将产生它的事务隐藏于话语的背后,仅仅作为提供解释的语境而存在。涉及日常生活的诗经常以一个情绪性的词语加以命名,如“羞愧”,“忧悒”,“忧郁”、“愤怒”和“悲伤”,似乎这些情绪就是经验的沉淀物。与一般的浪漫主义表达不同的是,泉子往往赋予作为沉淀物的情绪以生成性的意义,他在《悲凉》中说:


  只有彻骨的悲凉能使两个不同的人成为同一个
  那么,是怎样的悲凉
  才使无数素不相识者成为了那同一个人
  如果我还没有成为一个父亲
  我就无法体会死神收紧他掐在一个年幼的孩子脖子上的手
  而她年轻的父母在松手的刹那时
  那全部的悲凉与沮丧
  他们的手指正从一个古代的塑像上脱落下来——


  无论这个故事来自于古代传说还是现实中的一个事件,泉子都已经在叙事中转化了它的教益。诗中的道德指向是明显的,只有彻底体验的“悲凉”情感“能使两个不同的人成为同一个”,“才使无数素不相识者成为了那同一个人”,有如孟子所说的“心之所同然”的理与义,而圣人的含义则是“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在诗人看来,人同此心的感受是道德情感的基础,也是能够消弭绝对的自我中心的一条途径。


  当你终于理解你的悲伤与喜悦
  都不仅仅作为你个人的情感,
  而是一种普遍的经验在这一刻向你敞开,
  那么,你将不再因你一个人的悲伤而悲,
  你将不再因你一个人的喜悦而喜,
  而是有如电线在电流持续穿越中的颤栗与轰鸣,
  而你终于在一只翠鸟的舌尖上发明出,
  那为无数清晨的露珠所濡湿的,清脆的啼鸣(《当你因此而悲伤》)


  诗人比道德家更多出的部分在这首诗里有着清晰的论证:诗歌不仅止于抵达普遍的道德情感的认同,他还由此出发,抵达一个非我化的普遍表述力量与沟通的媒介,“有如电线在电流持续穿越中的颤栗与轰鸣”,甚至要“在一只翠鸟的舌尖上发明出”最终的“清脆的啼鸣”,成为一个喜悦的歌者。

  就这样,泉子对日常经验和日常生活世界的叙述穿越了道德的悲伤,企及“理”与“义”,并最终抵达美学的“喜悦”和语言的欢乐感。诗人的“悲伤与愤怒因这清晰的辨认而获得了力量”,因此,尽管他批评——“这堕落的、狗日的时代!”但他意识到诗人的职责不仅止于诅咒,也不仅止于描述这个世界,他说——


  如果悲伤与愤怒都不成为一次契机
  如果我们不能通过这些破碎而纷繁的枝叶
  来与大地深处的幽暗与寂静相遇(《如果悲伤与愤怒都不成为一次契机》)


  在泉子的道德情感世界里,悲伤与愤怒是促使人们转向一种真正的共同生活、构建一种真实的社会共同体的契机。不仅如此,悲伤与愤怒之情,还将穿过日常生活“这些破碎而纷繁的枝叶”与“大地深处的幽暗与寂静相遇”,也就是说,不能脱离最深最终的“幽暗与寂静”来理解我们现实事务中的“悲伤与愤怒”,并需要最终与它熔融在一起。

  在写给友人的《川上的绝望 致黄纪云》一首诗中泉子写道,“不是我执意在这个以疑惑编织的尘世中/ 发明出更多更新奇的疑问——”,而是要“从中发明出一个时代,一群人共同的羞耻”——


  你一次次自问
  你愿意成为一个时代那触目惊心的标识吗
  就像星光穿越了亿万年之后残留在夜空中的疤痕
  你想起了佛陀的无言
  你想起了孔夫子在川上的绝望


  诗人知道,发明或发掘“一群人共同的羞耻”,是生成一种新的社会伦理情感的基础,因此要执意激发人们知耻的道德心,但诗人也对成为人类历史夜空中的星光“残留在夜空中的疤痕”的命运有所疑惧,这是一种自我考量时的疑惧。


3   
  这一自审式的考量似乎悬置了道德主体的最终完成,然而无疑将深化作为一个诗人的意向。诗人常常在自言自语中把自身当作另一个对话者:


  灾难不再是一生一次的礼遇
  也不是一年一度的奖赏
  而是一杯被你频频放下又举起的下午茶
  你经常陷于一种没有悲伤,也不会愤怒的情绪中
  甚至没有茫然,而只是目瞪口呆(《永恒的星辰》)


  这一连茫然也没有,“只是目瞪口呆”的意象是这个时代里一个诗人或思想者的典型特征。尽管诗人声言没有伤悲和愤怒,无疑却是伤悲、茫然与愤怒的极端状况。有时他意识到“——或许,我们可以饮下更多的欢愉/ 如果不是一种被称为智慧的可憎之物最终打碎了我们手中紧握的杯子”。(《杯子》)泉子在他的诗歌中描述着他多重自我的画像。愤怒的,沉思的,甚至欢愉的。就像泉子在他的沉思录“诗与思”中所显现的,“自言自语”的过程中构成了语言与自我之间一种独具意味的关系。沉思的自我有时稍稍远离了事务,因为聚焦于自我意识而产生的疏远,但却逼近了内省的景象。内在的语言表达还额外允许话语像语义不明的气息或“一串串气泡”涌出嘴唇。就像《永恒的星辰》中接着写下的:


  一次次地
  你惊讶于一尾鱼在你的身体中
  获得的鳍,尾部那优雅的摆动
  以及它在你的嘴唇上发明出的一串串气泡
  它们在那幽暗的湖底碎裂成我们以为永恒的星辰


  泉子曾经写下过大量“诗与思”的札记,有时我们能够在他的诗篇中发现这样一种沉思,一种面对自身又朝向时代的陈述。而时代在泉子的笔下绝不是什么伟辞,实则是充满着微词的“尘世”而已。在诗人感觉到人们之间的友谊也可能成为个人私欲的“又一个隐秘出口”时,他感叹道“那是一种真实的谜障多么狰狞地显现呀”,他从容地谈起这些寓意曲折的想法:


  那是一些多么美好的意愿在现实的悬崖之上的崩陷与坍塌
  那是尘世必然的局限性通过我们各自的生命在说话
  你说,你的屁股坐在哪?
  你强烈的质疑使我意识到我并没有在你的一边
  但我的骄傲在于我同样不在我的一边
  甚至不在任何人与事的一边
  任何单独的人与事都将是短暂的
  而唯有诚信与真理作为万物得以持续的秘密
  我愿意站在真理的一边,你信吗?
  就像你所说的,我们将不会因一本书
  甚至是任何的奇迹而得以挽留
  而是各自的生命在时间长河中共同呈现了
  一个微小而接近于无的刻度
  是一群萤火虫用它们身体中的光相互照耀的
  一个被微风铭刻的夏夜(《它真的会成为一种友谊的见证吗》)


  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周围,每日每时,有多少“尘世的必然局限性通过我们各自的生命中说话”?就像泉子在一首同名诗中所写到的:“真正的反对是在你对它的洞悉之后”。而在这首关于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诗篇中诗人为自己在这个时代预留了一个意愿性的位置:我没有在你的一边,也没有在我的一边,他在对方的怀疑中说出了“真理”一词。但真理呈现的地方却是:生命之流中“一个微小而接近于无的刻度”,“是一群萤火虫用它们身体中的光相互照耀的/ 一个被微风铭刻的夏夜”。对泉子来说,这也是自我呈现出自身真实性的地方。诗人的这种心境让人想起曾点夏日午后与众童子沐浴而歌的时刻。

  此刻,泉子所说出的“真理”一词经得住嘲讽而不会被摧毁。在另一首诗中,他曾经表达过一件关于“真理”之争的往事:“当他再一次说出‘真理’二字时/ 他们都笑了/‘嗤嗤’的笑声如一个燃烧的火环/ 一个如此炽烈而眩目的,节日般狂欢的顶点 / 凝固成了多年之后依旧无法得以释然的羞辱”,但在“多年之后”——


  他说出了那一瞬间之中
  比生命更为漫长的孤独
  多年之后 ,那是坚固得多的另一个瞬间
  当他终于理解了
  他曾受到的冒犯与羞辱
  恰恰是他与真理之间的那永恒而巨大的鸿沟(《多年之后》)


  深刻的警醒是泉子诗歌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特征。要经过多少年,要重温多少次冒犯与羞辱的时刻,一个人才能意识到自身与真理之间距离。诗与思从未像在泉子的诗歌中融合得如此自然而紧密。

  与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日常经验形成了差异,与置身一个“堕落的、狗日的时代”的直接在场行为不同,沉思中的诗人时常会摆脱时代的喧嚣,恢复一个近乎“先验”的并具有传统属性的主体,在一个看起来依然具有当下性的时刻,社会与时代隐而不显,仅仅构成了自我的孤绝状态的参照系。


  很荣幸,我能得到时代的飓风特殊的眷顾与怜悯
  并得以在与世隔绝的幽暗中
  见证一个喧嚣的时代那至深处的寂静
  见证一个席卷并成功摧毁了整个星球的风暴之眼中
  一颗种子滑落向枯黄的草地时的孤绝(《孤绝》)


  然而如果没有飓风,没有时代的喧嚣,没有尘世必然的局限性,风暴眼中的孤绝就无法当作自我的在场来加以体验。自我的意义只能由活生生的在场来保证,在泉子这里,这是诗人仅仅通过直觉就能够加以把握的现实。

  你因白茫茫、肃静、寥廓的大地
  而喜欢上这刺骨的严寒
  这夜空中凝固的浑圆
  这因一只乌鸦的飞与止
  因它的静默与啼鸣而如此不同的宇宙(《冬日》)

  在时代静止的深处,一种自为的孤绝,“一个微小而接近于无的刻度”,一切细小的微末之物,现在都具有自我的构成作用。诗人没有夸大自我的在场,更没有炫耀这个“时代”,在他看来,连神灵也没有夸张的力量:“神从来在那里,它无所不能/ 但它从来没有你所谓的力量”。(《神无所不能》)但万物却能够因其微妙而神化。有时,诗人“为一群雀鸟的啼鸣”或者“褐色的翅膀在灰暗的天空中划出一道道银色的弧度而忧悒”,又细心品味着“一饮而下的果汁中有着时间全部的馨香”。诗人俨然恪守着“慎独”的古训,却是为着以语言来捕获那任何时候都能够投向生活世界的像一缕微光似的意义——


  那不曾为任何的语言所捕获的光,
  它们经由斑驳的树叶与弯曲的枝干,最终回到大地那幽暗的深处。(《忧悒》)


  在独处中,一种异样的意义感任何时刻似乎都能够进入诗人对现实的直觉之中,因此泉子不仅执意要“发明出你一个人的孤绝”(《幸存者》),还渴望着“让美成为永恒的信物”——


  你向一个空无一人的古亭发问
  你向一颗从你的眼前滑落,并在湖面上洇染开来的雨滴发问
  是的,你并不期望一种回答从任何的声音中浮现
  ——因为你知道,惟有无言才配得上这生命之寂寞


  当泉子写下“孤绝”、“幽暗”、“寂寞”,甚至是“白茫茫、肃静、寥廓”的时候,似乎都在写下美与真的证词,为生命提供“永恒的信物”。因此当诗人表示“惟有无言才配得上这生命之寂寞”时,我们知道诗人的无言是幸运的,这无言就像是保守着一种信用。诗人就在这一语境中理解和阐释着我们身边的时辰、季节与它们携带着的事物:


  我宁愿说,春天是一个忧郁的下午
  是积聚并重新赋予一个诗人
  与死亡,与绝望,与他所置身的时代对视的勇气与力量(《春天》)


  他意识到《生者何其寂寞》——因为“你同样是/ 那正在死去的/ 仅仅在这一刻获得挽留的/ 未亡人”。泉子的追问有时会穿越这个生活世界,甚至会超乎个体生命的界限,穿越时代的喧嚣抵达一个关于原始的“道”的提问,抵达这个永恒的瞬间疑惑:


  道先于宇宙而存在吗
  或者说,宇宙是道之藤蔓上的一朵奇葩
  还是道仅仅作为宇宙的一种伴生之物
  那无限之中的有限(《奇葩》)


  诗人终于领悟到死亡与有限性的辩证法,似乎他不再困扰于此,他终于从一条死胡同中发现了一条“幽深而无垠的通道”,登临生命重新敞开的一面:


  是死亡赋予了生命以深度
  或者说,是事物的有限性
  为万物开掘出了通往幽深而无垠的通道(《死亡》)


  由此,诗人感受到时间的一种新的维度,一种线性时间消失为时间的同时性存在:“这沉浸的一日/ 这与世隔绝的一日/ 这与天地独往来的一日/ 这与万物相融,合而为一的一日”。(《这沉浸的一日》)一个“与世隔绝”的日子就是“与万物相融”的日子,一个日子里有所有的日子,死亡和有限性与它们的对立面以“合二为一”的方式消融了。这并非单纯是沉思默想的结果,更非理性的断言,对诗人而言,这种认知已经深入无意识,而且伴随着“喜悦”:


  在一个梦里
  我整个身体突然消散在空谷那寂静的绿色中
  那一定不是肉体的碎屑,也不是物质被无数次等分之后那最最细微的残余
  而是物质在无穷无尽的细小之中,必须被发明出的
  无边无际的空无
  而我在一个刹那之中,理解了那众口相传的
  佛陀曾经用无言说出的喜悦(《喜悦》)


  在言说自我,真理,意义,无限,友谊,喜悦,幸福——这一切之时,泉子有着自己的核心观念和核心价值,或者说是一种个人的语境和独特的佐证,那就是:寂静,孤绝,细微,细小,无论是自我,真理,还是时代,都几近于无的时刻。

  4
   
  泉子诗歌的沉思特征使得他的诗篇如同一些自我警思的记录,他也常常检讨着诗歌写作中的种种诗学问题,就像他在“诗与思”的札记之中所作的那样。他说:“我为我在依然年轻时写下的一些新奇的比喻而羞愧/ 就像我曾经做出的另一些并不光彩的事”(《宽恕》)。

  泉子的诗集中有相当多的诗篇可以视为以诗论诗的作品。泉子一边写作,一边反思着写作,一边发明出自己的诗学——


  我想记录下月光穿过松针后落在泉水上的声音
  就像古人曾经的那样,但我不能。因为一个仅仅借助于记忆与想象来勘探事物的纹理的人
  终究是一个虚幻的见证者。你必须成为你所置身的时代的勘探者
  你必须独自穿越时代那厚厚的岩层,你必须在那将整片整片的森林如秋天的麦田般被收割后
  在那已然干涸的泉眼处,在那用金属的管道嫁接出的一个城市花园中心的喷泉之上
  发明出一个浑圆的落日(《发明》)


  这是一首非常精彩的诗,也是一篇具有真知灼见的微型的诗论。古典方式的“格物”难以抵达今日语境中的“致知”。在诗人看来,依赖于知觉经验、甚至借助记忆和想象也无法格物致知,因为事物的再现结构已经深刻的改变了。如果说在古典时代,人的活动需要放在自然物象的再现结构之中加以致知,那么在这个时代,物,连同“自然事物”在内,必须被放在一个非再现的抽象结构之中才能对之进行表象。

  不仅古典诗学的“再现性”结构遭遇到现代物质世界的颠覆,更具规范性的儒道佛思想除非被重新激活为一种活泼的驳难,也无法担当起我们的未来。在对《汉语的未来》的思考中,诗人古典思想的参照系中小心地厘定着诗歌的标准、位置与功能:


  一个仅仅拥有儒学的汉语是不可想象的
  否则,它早已朽去,
  或者作为一个逝去王国的标本
  而一个仅仅作为道与佛的国度
  那些伸长的脖颈将一一被幽暗深处的同一把镰刀割断
  或许,汉语那全部的光荣与梦想的秘密
  不在这边,也不在那边
  而是同时在这边,也在那边
  是它们相互的交替与辩驳
  揭示的一种语言、一个民族
  也是一个国家那坚定的去处


  汉语诗学不能被任何一种观念化的意识范畴所规范。诗学作为一种主观的、个人的、偶然的和不可复制的知识类型,具有一种非规范性的属性,因此它允许并致力于发现任何一种对意义的模糊直觉进入符号表达,就像诗学保持着对未被言明的意义进入现实生活的直觉之中。


  做一个简单但并不粗俗的譬喻
  我们有时用眼波的流转来传递两情之间的欢愉
  有时是在手指与身体之间
  有时是嘴唇与嘴唇
  舌尖与舌尖的交换
  有时,我们必须用身体深处的黑暗与激情
  来传递,并说出彼此的欢愉
  哦,那触发了身体每一个毛孔的欢呼与尖叫的欢愉
  这些同样作为我们阅读与写作的几种不同的方式
  而我,一个中年的男子,我依然无法
  也无意于分辨每一种欢愉之于我们生命的滋养与馈赠
  以及他们所谓的意义(《一个简单但并不粗俗的譬喻》)


  诗人在此使用人们最切身的体验来表达人们之间的交流,语言符号对意义的分辨以及意义的传递过程。意义的表达具有外部的符号特征,而正是符号的表达与内在意义产生了差异。内在意义、符号表达和经验主体并不是对等的和完全同一的,携带着自身经验的表达者既属于内在意义的一部分又属于符号的表达者。内在意义,符号表达与经验主体之间的分化、非同一性和差异的感受,生成为“一种闪耀着语言光芒的裂缝”(哈贝马斯),意义的维度在此逐渐敞开。但即使某个瞬间实现了符号与意义的同化,这种同化也不会被永久地固定下来。

  泉子的诗中经常使用“发明”一词,表达了他勇毅的诗学意向。在泉子最独具意味的诗学发明中,他倒置了“发明”的本义,赋予诗歌和诗学的使命是对“最明亮的黑”的发明,或许这是一种指向“一个微小而接近于无的刻度”的意识,一种深入探究“幽深而无垠”之地的语言的微光。他说:


  向黑暗中求光明是容易的,就像向夜的深处寻找一盏灯
  而诗歌的艰难与神奇在于发明与呈现那最明亮的黑(《最明亮的黑》)


责任编辑:苏丰雷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积极建构彰显当代中国特色的诗歌美学——“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
  2. 何为好诗——当代著名诗人论诗访谈录
  3. 批评家张清华访谈:理论与创作的双向奔赴
  4. “每日好诗直播间”走进中山大学通识教育课堂
  5. 每日好诗第42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2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第41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第41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2.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3.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5.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六:莫寒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五辑
  8.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9. 《诗刊》改版保定恳谈会暨《京津冀诗人》一周年纪念活动古城举行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